8月4日,济南市委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对《济南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进行介绍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记者获悉,“十四五”期间,济南市将运营及在建跨黄桥隧达到26座,市域范围内平均每7公里、起步区范围内平均每3公里就有1处跨黄通道;小清河航道建成投用,建成1000吨级泊位14个。
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曹殿军介绍,在打造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方面,“十四五”期间,济南市将提高中心城区交通承载力,优化完善城市道路网络,加快轨道交通二期159.6公里和济南东站至济阳35.5公里有轨电车建设,推动形成城市轨道交通主骨架,持续扩大轨道交通覆盖面;深化“公交都市”建设,做好国家绿色出行示范城市创建评审工作;积极创建国家综合货运枢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加强城市交通拥堵综合治理,畅通交通微循环,改善市民出行体验,强化不同交通方式的衔接,不断提高城市交通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支撑重点片区发展,发挥交通引领作用,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全市发展新格局,推动起步区、高新区、济南国际陆港(四港三区)、中央活力区、国际医学中心等重点片区内部骨架路网建设,优化公交线网布局,加快对外通道建设,畅通内外连通,形成宜居宜业的发展格局。到2025年,全市高铁运营及在建里程突破500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940公里,六车道及以上占比达到88%,超过全省平均水平52个百分点;运营及在建跨黄桥隧达到26座,市域范围内平均每7公里、起步区范围内平均每3公里就有1处跨黄通道;小清河航道建成投用,建成1000吨级泊位14个;济南国际陆港基本建成;轨道运营及在建里程达279公里;规划、建设城市道路700公里;基本形成以航空运输为引领、轨道交通为骨架、道路交通为经脉、水路运输为补充、以交通枢纽为支点的综合立体交通网。
(来源:天下泉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