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是余光中先生眼中的雄心与细微。人生是猛虎与蔷薇的两面体,若是缺少了蔷薇就难免变得莽撞流于浮躁与庸俗;若是缺少了猛虎就难免变得懦弱失去奋斗方向与气魄。干工作、做事情更是如此,对于年轻干部来说,面对纷繁复杂的客观世界,面对爬坡过坎的改革攻坚,把宏伟蓝图细致细究、做实做细,即能牵住事业发展的“牛鼻子”,找准解决矛盾的突破口。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点滴之功,细嗅蔷薇之香。不弃微小,方成善政。
磨好“细”功要由浅而薄入深而透。把“理论铁杵棒”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打磨成“铸魂绣花针”。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年轻干部要以理论知识为心中猛虎,坚持咀嚼难嚼的“囫囵枣”,把政治理论磨“细”。在学中思、在思后行、在行中学,反复琢磨原理,鼓励自己将“灵光一现”深挖下去,往细处想、往深处钻、往高处看,在“知其然”中深究“所以然”,切忌不求甚解、浅尝辄止。在讲规矩上磨“细”,年轻干部要深剖细究人品、作风,做到慎始、慎初、慎独、慎微。尤其注重小事小节处理,爱惜好自身羽毛,在细微之处“见微知著”。
磨好“细”功要由表之面及里之点。把党方针政策和具体要求的“千条万缕线”穿引进基层贯彻落实执行的“一根正直针”。“在基层,做事宜粗不宜细”这一口口相传的基层“宝典”法则真的正确吗?诚然,基层工作繁杂、琐碎、单调,年轻干部犹如滚石上坡一般被一直推着走。一部分干部怕“做多错多”不敢为,另一部分则是浅“做”即止“60分万岁”。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责任,善做小事、善做具体事,符合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把鸡毛蒜皮做细致做透彻,则是成就大事必不可少的基础。年轻干部不仅要把“上传下达”磨“细”,做到事毕效达;更要由“做了”的被动转化为“做细”的主动,开动脑筋细究如何将好政策量体裁衣,做出特色标杆。
磨好“细”功要由广而大至细而微。把为群众办实事的目标定格在“万家灯火齐明”上,把为民解难题的结果落实到“细枝末节均沾”中。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群众是最实在的,他们不但要听你说得如何,更要看你做得如何。把让人民过上富裕舒心好日子的宏伟目标磨“细”,要从百姓身边现实需求看。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教育、医疗、养老这些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看似都是琐碎繁杂的小事,但却是实实在在的大事,有的还是急事、难事。习总书记在梁家河带领群众建立了陕西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群众烧火问题;打了第一座淤地坝,解决了群众吃饭的问题……为民办事要入木三分深究细微,真正把民生实事办在人民群众的心坎上。(李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