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人大国发院微信公众号发布《中国城市政商关系评价报告2021》。
根据报告,政商关系总指数包括两个方面:亲近指数和清白指数。“亲近”方面,主要包括政府对企业的关心、政府对企业的服务及企业的税费负担三个维度;“清白”方面,则包括政府廉洁度和政府透明度两个维度。
整体而言,在全国各城市中,深圳的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排名第一,并且深圳市连续两年排名第一。
除了直辖市北京,前10名的城市几乎都处于东南和南部沿海地区。与上一年的前20名城市政商关系排行榜相比,政商关系在2021年基本保持了稳定,城市之间的差距在缩小。
解读:从全国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地图来看,东南和南部沿海省份的城市政商关系健康指数整体上分值较高,而东北地区整体颜色偏浅,显示该地区政商关系健康指数的分值较低。政商关系分布呈现“胡焕庸线”的特点。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层面,都越来越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从报告来看,亲近指数方面,尽管长三角、珠三角依然走在前列,整体水平较高,但各个城市的纵向比较中,武汉提升20名,位列全国第六位,进步尤为明显。根据报告,本年度武汉在政府对企业的关心方面排名第一,因此排名有了大幅提升。
相比政商关系健康指数和亲近指数呈现明显东西差距,清白指数则相对偏离“胡焕庸线”。比如,珠三角地区的排名不如环渤海,成渝地区在清白指数排名中,也比亲近指数的排名相对靠前。报告认为,这表明经济发展水平和清白指数并非高度相关。
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得益于山东省近年来在提高财政透明度和减少商事登记管制方面的系列改革措施,全省清白指数进步明显,不仅潍坊、烟台等排名位居全国前列,威海、滨州、聊城等城市清白指数排名也大幅提升。
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因素很难在短期内改变,但政商关系的改进则往往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城市发展不仅要靠招商引资,更要靠营商环境,已成为一种共识,也正在成为城市超车的机会。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