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智能化生产车间。 记者 王健 报道 |
视频 如今,浪潮秉承创新精神,不断加大创新和投入力度,将核心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持续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
扫描二维码 查看更多报道 |
□ 本报记者 申 红 王 健
付玉婷
智能AGV小车来回穿梭,机械手臂灵活挥舞,罗希望内存自动装配设备、胡定林附件盒自动折叠机等以设计者名字命名的自动化设备随处可见……6月28日,在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全自动化生产场景井然有序。每两天,就会有5000台服务器在这里下线。
2018年6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济南高新区,考察浪潮集团高端容错计算机生产基地。总书记强调,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回想当时向总书记介绍自己的发明专利——“内存按压工装”的那些细节,浪潮集团NPI工程部副总经理罗希望记忆犹新:“那时这个发明刚开始用,而现在,总书记视察过的生产线已累计导入自动化设备65种,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人力投入减少75%,交付周期缩短60%。”
牢记总书记嘱托,浪潮集团努力在强化自主创新方面取得更多成就:浪潮服务器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全球第三提升至2021年的全球第二、连续4年保持全国第一,同时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转型关键领域,浪潮集团也不断跻身“核心圈”,推动着整个产业升级。
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被誉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2021年9月,包含2457亿参数的浪潮“源1.0”巨量模型正式发布,成为全球最大规模的AI语言模型。浪潮集团研究员吴韶华介绍,项目组创造性开发了全流程自动化海量数据处理平台,打造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质量中文数据集。随后,依托强大的算力支撑,仅用16天,这个团队就在2128颗GPU集群上完成了“源1.0”训练,取得了高达45%的算力效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大幅降低了训练成本。
巨量数据、巨量算法和巨量算力正成为迈向通用人工智能的重要路径。“‘源1.0’面向学术研究单位和产业实践用户开源、开放、共享,降低了巨量模型研究和应用的门槛,将有效推进我国的AI产业化和产业AI化。”吴韶华表示,巨量模型将为我国推进算法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积极探索,促进数字经济加速创新和发展。目前,项目组也已着手“源2.0”开发,帮助机器人加速“进化”。
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实施“云行齐鲁·工赋山东”专项行动,打造5G全连接工厂和全场景数字经济园区,构建协同共生的数字经济创新生态。随着工业互联网更大范围铺开并由生产制造外围环节向内部关键环节延伸,企业对关键生产数据传输的及时性、安全性等要求也在提高,边缘计算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工业互联网是边缘计算的重要应用领域,企业希望自己的核心生产数据可在靠近数据产生的边缘侧快速处理,无须全部上传云端。这样就缩短了网络传输的延迟,为核心应用场景节省了算力,提高了安全性。”浪潮信息边缘计算产品线高级产品经理刘香男提到,ECOM是由浪潮集团研发团队历时近2年打磨而成的创新架构,定义了全新的边缘服务器设计标准。今年4月,基于ECOM设计的浪潮信息边缘计算产品EIS800获得了2022年的德国红点奖。据介绍,ECOM模块化标准也将在未来免费开放,供行业上下游使用。
四年来,浪潮集团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截至目前已突破140多项关键技术,建设了29个科研平台,累计取得一万多项有效专利。“牢记总书记嘱托,用足用好研发投入激励政策,浪潮集团将持续加大投入力度,确保将核心技术牢牢抓在自己手中,更高质量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浪潮集团董事长邹庆忠说。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