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保持进攻姿态 奋力增储上产”系列报道——措施上产篇

0
分享至

导语

桩西采油厂秉持“科技创新是最大变量,也是最大增量”的理念,把科技创新摆在首位,在生产工艺方面列出“五类”油藏十三项重点工艺技术及实施进展,为2022年工艺技术开展指明方向,让越来越多新工艺技术从表单落地到现场,油藏潜能被最大程度释放。

增储上产活动中,采油厂以“任何技术都没有天花板”的理念,攻坚工艺新措施,引进开发新技术,在增储上产中嵌入科技动力新引擎。

本期推出增储上产系列报道

---措施上产篇

技术攻关亮绝活

一、技术创新,让最大变量成最大增量

压驱注水

“能量是开发的灵魂,有能量才有产量”。针对低渗油藏长期高压下欠注不吸水的瓶颈难点,打破常规思维,桩西厂突破“注水压力不能高于破裂压力”的传统认识,率先引进压驱注水技术,实现了低渗油藏由“注不进”到“日注千方”的革命性转变,快速为低渗油藏补能。

为解决层间和平面矛盾突出问题,初次在桩74-14-斜21井配套实施分层多轮次压驱管柱和层内深部调堵技术,极大提高了压驱效果。截止目前已实施压驱注水10个井组,井组日增油50吨,累增油1.9万余吨。

压驱

渗吸吞吐+酸压

科技创新是增储上产的强劲驱动力。潜山油藏天然能量开发初期产量高、能量衰竭快,唯有创新才能破解难题。

桩西创新应用渗吸吞吐技术,攻克高温油藏渗吸药剂失效快的难题,变不可能为可能,此技术通过改变岩石润湿性,借助重力置换,让原油吐出来。同时配套“层间暂堵+酸压”技术,让酸液拐弯走,增大酸液处理半径,拓宽拓远了流动通道,开辟了潜山油藏高效开发新路径。目前,潜山油藏日产油稳定在200吨以上。

酸压

七次“变身”的滤砂管

成为防砂利器

精细分类防砂,释放油井产能。为适应复杂井况需求,提高防砂成功率,桩西技术人员通过对滤体的孔隙度、长度、网状骨架、打捞工具、保护套等性能结构先后七次自主改造,研制出防砂强度高、渗透率好、阻力小、适合本厂油田特色的树脂滤砂管。

该滤砂管拥有实用新型专利3项,申报发明专利1项,仅在桩西厂每年就有30多口井应用,由于效果良好,油田多家采油厂来学习相关技术,并相继推广使用。

这是桩西技术人员转变观念、攻坚创效的生动体现,更是采油厂坚持科技攻坚和成果转化双向发力,不断突破技术瓶颈的结果。


二、措施上产掠影

施工坚守

上产期间,工作强度大,施工密集,桩西人传承胜利精神,发扬优良传统,即使烈日当头、大雨倾盆,依旧全然不顾的奋战在井场。

当施工邂逅雨天

6月13日,桩52某酸化施工井场,骤雨夹杂狂风将施工人员浇了个湿。林志彬时而站在施工池旁,指导酸液配料,时而走到泵车边盯着表观察压力排量,与泵车操作人员交流调整。从中午12点到下午5点,风雨与他无关,唯有施工质量。坚实的脚印、飞溅的水花,泵车的轰响,泥泞的脚印见证着产量的由来。

雨 天

当施工与夜晚重叠

夜里的井场多了一份宁静与美丽,泵车灯光下映着酸化施工池边那张专注的脸,随着夜色惭浓,井场周围静悄悄,惟有水泥车的声音回荡在井场,还有池边那不知疲倦的小伙。

夜晚

当施工与烈日相遇

6月22日中午12点,头上,骄阳炙烤,似乎要带走人身上的每一丝水汽;脚下,40多度的地表温度,每走一步都是考验。在桩171-斜12井压裂施工现场,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穿梭于井场,加砂排量不断调整,压裂施工曲线向前延伸,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下午4点30分,上扬的施工曲线完美定格,他们高兴地笑了,衣服却早已湿透。

烈日

白天,夜晚、假日,只要需要,办公室、井场上都有桩西人忙碌的身影。截至目前2022年措施日增油118吨,累计1.4万吨,上产期间共开井16井次,日增油40吨,随着GX473等高产井的陆续开井,措施增油将继续实现箭头向上。

化验检测

增储上产活动中,油水分析和水质检测工作量都有了明显增加,特别是重点井、措施井检测频率大幅增加。化验检测员自觉加压,合理安排化验节奏,严控化验质量,及时完成各项化验任务,保障科研生产数据准确需求,为增储上产活动提供重要数据支撑。活动期间,共完成地层水分析135井次,原油有机氯45井次,原油全分析63井次,重点井含水化验32井次,加急样品64井次。

三、工艺技术配套为原油生产赋能

“旋流刮管+强磁打捞”

给井筒做大扫除

为清除油井存在的固相污染,提高措施有效率,桩西引进“水力旋流刮削器+外强磁打捞器”新型高效井筒清洁工具,对井筒进行“深刮、精洗、强吸”,像刷锅一样把井筒刷干净,配套浊度仪入井液检测,打造桩西油区全过程精细油层保护技术体系。

截止目前,采油厂共在115-平5井等7井次推广应用,给井筒做彻底“大扫除”,为后续措施实施清除后患。

技术创新源于问题。工艺所通过广泛调研和技术论证,引进开发“双空心杆”闭式热循环井筒加热新工艺,解决高凝油流不动的难题。装置通过连续保温油管将地面加热炉热水用空心杆循环到油井内结蜡位置,加热采出液,然后从连续保温油管与空心杆的环形空间返回到加热炉,实现闭式加热循环,提高采出液加热效率。

桩171-斜10井应用新型加热技术后,日产液稳定,含水持续下降,井口温度可达53度,高于原油凝固点,日产油9.3吨,为接下来调高参数、提液生产扩宽了空间。

“分层采油”技术

给油层轮采加上“换挡开关”

分层采油技术让桩314-斜4井成了当仁不让的增油明星,采用技术后日增油23.6吨、含水降低50个百分点,效果良好,截至目前已累计增油834吨。

分层轮流采油,让沉睡已久的油层重新焕发出生机。此项工艺只需要在地面进行开关换档,就能实现生产层和拟生产层之间变换,不需要来回搬上作业、起下管柱等操作,作业周期缩短了,作业费用节约了,平均单井节约费用18万元左右。在上半年,分层采油技术共实施3井次,措施有效率100%,平均单井日增油13.3吨,增油效果显著。

结语

桩西采油厂牢记“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的嘱托,始终拥抱新理念新技术,勇做油田新工艺探索的试验田,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不断夯实稳产基础,做实向上根基,持续加快高质量发展进程。

“增储上产'系列报道计划表

保持进攻姿态,奋力增储上产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动真碰硬!8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已全部进驻

动真碰硬!8位中央指导组组长,已全部进驻

政知新媒体
2025-05-09 12:52:39
升级发酵!仅过3天,赵心童冠军或被剥夺?六大名将集体举报

升级发酵!仅过3天,赵心童冠军或被剥夺?六大名将集体举报

大秦壁虎白话体育
2025-05-09 09:07:35
“邪恶不会得逞”:历史上首位美国人教皇,公开批评特朗普和万斯

“邪恶不会得逞”:历史上首位美国人教皇,公开批评特朗普和万斯

鹰眼Defence
2025-05-09 17:28:17
世界羽联承认苏迪曼杯小组赛严重误判,印尼申诉成功

世界羽联承认苏迪曼杯小组赛严重误判,印尼申诉成功

佑铭羽球
2025-05-09 19:18:14
泪流满面的发帖!爷爷每多活一天,就能为家里带来566元的收入…

泪流满面的发帖!爷爷每多活一天,就能为家里带来566元的收入…

火山诗话
2025-05-09 14:23:17
日媒终究开口了!报道“中国歼10击落法国阵风”,日网一片惊愕

日媒终究开口了!报道“中国歼10击落法国阵风”,日网一片惊愕

这里是东京
2025-05-09 17:35:33
陆文俊,被查

陆文俊,被查

澎湃新闻
2025-05-09 18:04:07
撒谎了?巴铁公布歼10打败阵风还原图,现场有一款不该出现的军机

撒谎了?巴铁公布歼10打败阵风还原图,现场有一款不该出现的军机

青辉
2025-05-07 21:45:06
环球小姐李思萱学历造假 伪造证书虚构成绩 获刑240天

环球小姐李思萱学历造假 伪造证书虚构成绩 获刑240天

大象新闻
2025-05-09 18:35:05
女子走路突然转身,被“追尾”致骨折,获赔7万元,“安全距离”规则能适用行人吗?

女子走路突然转身,被“追尾”致骨折,获赔7万元,“安全距离”规则能适用行人吗?

开屏新闻客户端
2025-05-09 17:30:31
一旅客遭遇“免费降舱”,买的商务舱变成经济舱,厦航回应

一旅客遭遇“免费降舱”,买的商务舱变成经济舱,厦航回应

界面新闻
2025-05-09 17:46:04
3岁女孩铊中毒,医院独家回应

3岁女孩铊中毒,医院独家回应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5-09 14:17:07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百色一葬礼墙体倒塌多人死伤,悲剧如何酿成?

中国新闻周刊
2025-05-09 19:08:29
印度怒了,大批运输机飞赴巴基斯坦卸下大批装备,强援来了

印度怒了,大批运输机飞赴巴基斯坦卸下大批装备,强援来了

局势帝
2025-05-09 11:42:21
印巴空战创纪录!核威慑下的极限拉扯?

印巴空战创纪录!核威慑下的极限拉扯?

上观新闻
2025-05-09 18:31:09
有一种讽刺,是他死了,但害他的人还好好的

有一种讽刺,是他死了,但害他的人还好好的

末名先生
2025-05-09 14:57:12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善平党籍

中共中央批准,开除王善平党籍

新京报政事儿
2025-05-09 18:39:54
中俄联合声明中关于国家及其官员财产豁免条款的权威解读

中俄联合声明中关于国家及其官员财产豁免条款的权威解读

雨秋闲话
2025-05-09 16:44:06
红场阅兵,中国和朝鲜都受到了特殊对待,普京的安排非常讲究

红场阅兵,中国和朝鲜都受到了特殊对待,普京的安排非常讲究

千里持剑
2025-05-09 17:50:00
贵价面包杀回北上广,它还是门好生意吗?

贵价面包杀回北上广,它还是门好生意吗?

快刀财经
2025-05-08 22:14:22
2025-05-09 21:15:00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头条要闻

中国元首首次谈到俄乌应达成何种和平协议 外交部回应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手机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手机要闻

荣耀400系列国内特供版被确认:金属中框+两亿像素,全系直屏!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排面"亮相俄罗斯红场阅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