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21日举行的山东省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市疾控中心主任阮师漫透露,在3月份开始的上轮疫情中,济南累计处置病例523例;排查密接25794人、次密接31401人。
阮师漫介绍,本轮疫情中,广大济南疾控人一直坚守在战疫一线,怀抱使命必达的坚定决心,践行胸怀家国、一心为民的无私情怀,不分昼夜、不辞辛劳,圆满完成了流调溯源、重点地区划分、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基因组测序等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落实“深”“快”“细”三字工作标准。
在“深”字上下功夫。做到“一竿子插到底、一口气抓到底”。突出扁平化指挥,在省、市指挥部的领导下,成立省市联合流调溯源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全市流调溯源工作,形成指挥调度统一、流调模式统一、信息汇聚统一的高效精准流调工作格局。突出部门协同,将疾控、公安合成编组标准落实到最小流调工作单元,实施“合成作战、攥指成拳”工作模式。突出对口支援,组建省市区联合流调队驻区县工作组,省级流调队(含外地市支援人员)355人、市级流调队185人,下沉10个区县开展联合流调。
在“快”字上求突破。建立市区一体的“追阳”工作机制,对高危密接实施“前置流调”,将发现混检异常标本到完成追踪复检时间压缩至6小时以内。发现阳性病例后,流调队1小时到达现场、2小时内完成核心信息调查、24小时基本查清传播链。坚持技术引领,建立省、市疾控全基因组测序标本“双采双送双测”机制,首发病例、指示性病例及关键病例24小时完成初步测序,及时提供溯源指向,进而48小时完成全基因组测序,实现追阳“超前一步”、摸排“快人一步”、溯源“领先一步”。
在“细”字上求突破。梳理病例活动轨迹细节,提升专业研判精细度。加强疫情传播链条分析及风险点排查,提出各类防控建议108个。在前端快排、快控的同时,接续严管最后一环,实施分区分级精准管控,科学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有效阻断社会面传播。全市疾控人向我市疫情防控工作交上了满意的答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