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爹说过,镇上号召以后再有老人去世,不能再‘喇叭、棺材、白大褂子’的了,简单、省钱,儿女少受罪。他说,‘丧事简办这个法好,活着的时候不好好养,死了再排场也没用了。’”洋河镇曲家芦村村民孟广岐和孟广星兄弟在父亲突发心梗去世后,想起其父孟继进在一个月前,开完全村党员大会后对他们说的话。没想到,这竟成了老人关于身后事的唯一嘱托。
当该村丧事简办理事会负责人找到孟继进儿女的时候,他们一致表示,愿意遵从父亲的想法,简办其身后事。“他是党员,一辈子干什么事都带头,从来不愿意给别人出难题。”
“孟家老爷子今年84岁,身体一直很好,人也开朗乐观,儿孙都很孝顺,谁家做了顿‘两样的’饭,都会叫他去吃,经常看着他今天才去大孙子家吃的饭,明天又被二孙子叫去了,在他身上,生动地诠释了‘厚养薄葬’的新风尚。”该网格村支部书记冷同尧说,前有车,后有辙,就在孟继进安葬进该镇集中规划的公益性墓地后第三天,该村又一村民去世,也按照同样的办法简办丧事。按过去的习俗,一套排场搞下来,大约得花销11000多元,现在省掉了喇叭、棺材、白大褂子,仅将骨灰安葬进公益性墓地,花3000元就够了。
按照洋河镇移风易俗的工作方案要求,除倡导厚养薄葬、丧事简办外,他们还在全镇规划了9处集中的公益性墓地,要求全镇85个网格村将去世的人统一安葬到公益性墓地。响应镇党委的号召,该镇宋家村抓住清明节有祭扫习俗的时机,仅在一个月内就将全村244个坟头全部迁入了位于冷家坟村附近的集中公益性墓地。根据该镇的规划,周边的21个村庄都将把公墓迁到此处。
工作的破题,总是会面临很多阻力的。宋家村的集中公墓集中搬迁工作也经历了村民从不理解、不配合,到支持配合的过程。
老话说“富不迁坟”,而宋家村是周边有名的“富村”,村民中有多位民营企业的老板,且都经营得顺风顺水,收入颇丰。从主观上,他们不想搬迁自家的祖坟。甚至有年长的老者投入万元提前打好了“寿坟”,哪能说迁就迁呢?
党员朱月彩家族大,兄弟们多,在这件事上意见并不统一,且族人们多居住在胶州市区,各忙各的工作,很难聚在一起商量此事。为了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朱月彩白天工作,晚上到市里找叔伯兄弟们沟通、交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服了这家又那家,说服了兄弟再说弟妹,连续几个晚上,终于达成了共同迁坟的意见,家族9个墓地一起迁至公墓。
“他家的儿女事业干得都也很好,人家能迁,咱也能迁。”“是啊,把坟头迁走了,腾出地方招个像益海嘉里那样的大项目来,就是子孙们的福气。”“新事新办,致富得靠科学,老一辈子比现在迷信多了,也没见他们过什么好日子。”
宋云成家、马宝文家、刘宝进家、薛春家……不少家族在党员、儿女的动员下纷纷做出了支持公墓搬迁的决定。
宋家网格村支部书记隋永超带领村民,将该村4处墓地腾出的土地全部修整平坦。“迁坟的意义不在于腾出这10亩地,重要的是包括这10亩地在内,周围的土地就可以整体性流转,为大项目的落地和高质量农田的开发扫除了障碍。”隋永超说。
来源:胶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