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热情似火。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6月3日-5日,滨州市滨城区三河湖镇在风光旖旎的徒骇河畔举办“清爽壹夏,乐在田园”系列消夏活动。活动现场不仅为前来游玩的市民提供了露营帐篷、自助烧烤,还安排了消夏晚会、沿河观光散步等多种活动任由市民选择。



为做好消夏晚会疫情防控和秩序维持工作,三河湖镇多次召开会议部署,统筹兼顾抓好前期对接沟通、活动重要环节谋划、后勤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工作以及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防控措施,全力以赴为游客和市民创造安全有序的环境。




市民于新伟说,水好、风景好、环境好,又是端午节,这么好的日子聚在这,感受一下家乡的文化。









6月3日—5日,每晚六点至九点,在三河湖徒骇河畔,连续三晚为群众奉献精彩的文艺演出启动三河湖镇“清爽壹夏 乐在田园”系列消夏活动后,紧邻徒骇河畔的小王庄农家乐庄园专门做了长期接待游客的准备,白天玩累了可以住在带有浓郁鲁北特色的民宿农家大院里,享受田园乐趣。整个夏季来这里吃饭野炊方便又丰富多样,这里有大炖野生鱼、特色炒鱼、炖大鹅、炖笨鸡等各种农家特色餐饮一应俱全。游玩出门便是凉风习习的徒骇河,为市民提供了精致的露营帐篷,烧烤区,烤全羊、麻辣龙虾、特色烤串烤“爆”全场,免费超爽啤酒全场畅饮。消夏晚会、自助烧烤、沿河观光散步等多种消夏活动任由市民选择。














据了解,三河湖镇将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民心工程,立足辖区实际,提出了围绕“富裕、活力、和谐、美丽”的工作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三湖镇党委书记王景波表示:“居住环境建设好了,百姓过得才舒坦;自然环境治理好了,产业进驻更顺畅;青山碧水保护好了,才能引来八方游客。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身处滨州市近郊傍水而居的三河湖人对这个道理认识更为深刻,我们立足于山水之间,做足、做强、做实生态旅游这篇大文章。”
近两年来,三河湖人从未放松过在旅游业上的聚力。水,作为做活生态旅游的第一要素,也是三河湖狠抓生态文明建设的落笔之处。他们按照河道生态修复“两清一绿”的工作要求,投资1160万元对14公里徒骇河大坝路进行了拓宽,全力打造一条生态之河、景观之河、文化之河。
本着 “四季常绿、三季有花”的生态理念。投资200余万元大面积栽植了黄金柳、梅花、连翘、蔷薇、红枫等苗木,把这个片区打造的山水相映,花木交融,再现了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风光。尤其是去年以来,围绕打造江南风情休闲小镇的目标,以河为脉,发挥水资源和特色农业优势,着力打造徒骇河沿线观光带。投资382万元沿河高标准打造了河西姜、小王等51个美丽乡村,投资500余万元对水文化馆、三河庄园、馨湖采摘园等资源进行整合提升,三河庄园成功申报省级精品旅游民宿。
依托徒骇河大坝路,串联起沿线三河庄园、馨湖采摘园、潜龙生态融合产业园、兴河生态农业基地等十余个现代农业项目和水文化馆等旅游景点,将镇域旅游资源整合为有机整体,增强了旅游品质、提升了规模效应。
特色旅游文化品牌逐步建立,成功举办了首届农耕文化节、露营文化节及三届韭花采摘节,累计接待市内外游客9.9万余人次。投资132万元的王素先慈孝文化村项目建设完成,“诗画田园、休闲小镇”的品质不断提升。
以“农”为依托,发展“一体两翼”发展乡村旅游,兴起特色乡村游。以主要现代设施农业为依托,馨湖农庄建成冬暖式葡萄、乐旋基地蔬菜大棚、万广生物投资130余种昆虫的生物农业构建起了“1+29”徒骇河有机产业经济带依托1万亩有机作物种植,不断释放徒骇河全域有机品牌,打造河湖产业经济带、观光带、示范带。
韭菜、雪菊、葡萄等已成为全镇农业发展的新名片。生态乡村游,除了“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等休闲体验式生活外,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也是其不可或缺的灵魂。小王民俗村原生态的农村韵味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现代人浮躁的、没有着落的身心,在这里一下子平静地着陆了,回归到了生活的本源。(胡德民 耿敏 汲书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