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
春去夏又来,又是一年端午佳节,还记得那艾草的清香吗?是否想念妈妈亲手包的粽子呢?快来跟着鸢妹儿一起来感受端午吧!
端午小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做个小测试吧:最早的粽子并不是端午节特产,那粽子是什么时期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的呢?
A. 南北朝时期
B. 春秋时期
C. 晋代(✓)
D. 商周时期
怎么样,你有没有做对呢?
【端午习俗】
端午习俗包括一吃、二戴、三挂、四饮、五赛。
1、吃粽子。粽子是药膳的一种,糯米具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2、戴香包。端午节佩戴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
3、挂艾叶。艾草本身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等功效,其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净化空气。
4、饮雄黄酒。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同时人们用酒涂
5、赛龙舟。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俗活动,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史书记载,赛龙舟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活动,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
端午采访
小时候每年端午节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包完粽子的晚上,奶奶总会拿着几根彩绳,编成一股,我们总是争着让奶奶先给系,奶奶一边数落着我们着急,一边有条不紊地系在我们手腕上。长长的绳子,系住了长辈对我们的美好祝福;五彩的绳子,编织出了我们那无忧无虑的花样年华。——学前教育专业 温淑贺
在我的家乡贵州,端午会吃到一种特色粽子——“灰粽”,它是贵州黔南州布依族传统的美食。那灰灰的米是由一种天然可食用的植物烧成灰后拌入糯米制成的,它不仅让粽子具有独特的清香,同时对于消化也有促进和改善作用。——应用心理学专业 郑钧天
【浓情端午,一见粽情,潍院专属粽子欢迎品尝】
“春风”粽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微微春风拂面,吹绿柳叶,吹红花面,阵阵花香随风而起,沁人心脾,春风
“夏雨”粽
北风吹夏雨,和竹亚南轩。夏天的雨滴落入湖中,在湖面泛起圈圈涟漪,柳叶经过雨滴的洗礼,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绿光,夏雨粽,酣畅而热情。
“秋叶”粽
秋叶霜前绿,秋池雨后清。季节的脚步不曾停留,金色的秋天,银色的秋霜,清爽的秋风游走在黄叶间隙,飒飒作响,奏出秋天的交响曲,秋叶
“冬雪”粽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从遥远国度来的精灵,飞落在枝干上,停在楼宇间,它们用银白色包裹起整个校园,风花雪月,冬雪粽,晶莹玉洁。
【潍院的端午】
悠悠粽子香 浓浓团结情——安顺校区举行包粽子大赛
6月2日,在安顺校区餐厅二楼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包粽子大赛。教师教育学院(特教幼教师范学院)学生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参加了本次活动。
为保证食材的新鲜,餐厅工作人员天不亮就开始忙碌起来,雪白的糯米被清洗干净,提前8小时放入水中浸泡,油绿的粽叶,经过清洗,煮沸,放入冷水中,使粽叶变得柔软而有韧性,再搭配认真筛选出来的颗颗果肉丰满的蜜枣,餐厅工作人员的辛苦劳作保障了比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短短的时间,一盆盆糯米、粽叶和蜜枣就变成了一个个可爱的粽子。根据同学们包粽子的数量、形态和速度,比赛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餐厅工作人员将包好的粽子蒸煮后,分发给了同学们,糯米伴着蜜枣的甜,加上粽叶的清香,大家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欢声笑语充满着整个餐厅。
端午节是对屈原的哀思,亦是儿时美好回忆的承载,潍院学子们在外求学,虽然今年的端午节不能回家,但尝到了香喷喷的粽子后那颗思乡的心便悄悄地静了下来。
2020级应用心理学刘同学说:“虽然端午没有回家吃到妈妈包的粽子,但是在学校里,我吃到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这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2020级小学教育于同学说“我是南方人,端午都是吃咸粽的,这次包的蜜枣粽吃起来也很nice,真的很神奇!”
2020级应用心理学周同学说 “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在同学们的帮助下我包出了一个六角粽,虽然形状奇怪,但是这是一次全新的体验,我感觉很棒!”
民族节日,代代相传,中华美德,源远流长,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端午节文化内涵的认识,激发了爱国主义情感,还营造了一种团结进取、和谐向上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
今日端午,我们欢快度过,除了美味的粽子,更重要的是家人、亲朋好友的团聚,虽然远在他乡不能回家,但是距离并不能阻断我们之间的情谊。我们可以打个电话,给父母一份
祝潍院所有老师、同学端午安康!
来源:潍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