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济南5月8日电(记者 郭绪雷)莒县,一个有着三千年古城、四千年银杏、五千年文字的历史文化之城;一个浸润着沂蒙红色文化的活力奋进之城。5月6日,日照市召开“突破莒县”动员大会,在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康庄大道上,吹响了“突破莒县”的号角。
“突破莒县”。
突,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突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破,就要不破不立。
“破”,用好能耗、环保、安全等标尺,推动食品、建材、塑料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把存量资产变为优质资源,激发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立”,聚焦高端化工、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四新”经济项目,加大招引培育力度扩增量。
《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中指出,县城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对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日照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县域发展应该怎么办?在实现日照精彩蝶变的奋进中,又该如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现共同富裕?

坚持问题导向,莒县县委书记王霞自揭短板:在日照,莒县是个“大县”,面积占全市的34%,总人口占全市的38%,但GDP仅占全市的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比14%,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比11%,高新技术企业仅占全市的16%,城镇化率只有47.6%,远低于全市的61.9%,面临着大县不大的尴尬。
化解之道何在?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日照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上,市委书记张惠指出要聚力突破县域经济促进全市精彩蝶变。市委副书记、市长李在武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突破县域经济重点支持“突破莒县”。

谋定而后动。日照市委、市政府确立了“134”的发展思路,即锚定“一个目标”不动摇、盯紧“三大领域”要增量、聚焦“四对关系”抓统筹。
“一个目标”就是对照“十四五”全市人均GDP达到全省平均水平的奋斗目标,力争到2025年,莒县GDP突破600亿元、年均增长9%,人均GDP年均增长8.5%,县域综合实力在全省排名提升10个位次,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加10亿元、突破35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三大领域”就是促进市县双向发力,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集中力量抓攻坚、求突破。
“经山历海”的日照从不缺乏攻坚克难的昂扬之志。为“突破莒县”,充分释放政策红利,日照市专门研究出台了《“突破莒县”支持政策措施》和《莒县县域经济突破行动方案》,市县一体形成“突破莒县”的强大合力,推动工作力量、资源要素、项目资金向莒县集聚。

“突破莒县”
天时、地利、人和
“突破莒县”
强工、兴农、活旅
日照,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