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形势有所好转情况下,济南正多举措为企业纾困。5月5日,济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出台援企稳岗工作实施方案,从支持企业减负稳岗、落实企业补贴政策、保障企业用工需求等5个方面提出15条落实措施。其中,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工伤保险费率政策1年,将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企业、对就业的影响。
延长降费期限,将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再延长一年,执行期限至2023年4月30日。将阶段性缓缴养老、失业、工伤保险费政策,由餐饮、零售、旅游、民航、公路水路铁路运输5个特困行业扩大到受疫情影响经营困难的所有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其中,养老保险费缓缴期限3个月,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费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加大返还力度,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将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比例从60%最高提至90%。
落实企业补贴方面,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和吸纳毕业年度及择业期内高校毕业生的小微企业,按照“先缴后补”方式,按规定对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企业承担部分给予补贴;补贴频次统一按季度发放。调整优化一次性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进一步支持新登记市场主体。实施1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对吸纳见习的企业给予就业见习补贴。对见习期未满与见习人员签订劳动合同的,给予见习单位剩余期限见习补贴,执行期限至2022年12月31日。放宽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还款期限、降低贷款门槛、推行简易程序、提高贷款额度,扩大贷款供给,帮助企业缓解资金压力。启用就业风险储备金,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失业风险。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小微企业,开通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对符合规定情形的,按规定使用就业风险储备金,支持生产经营暂时困难、存在规模性失业风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企业复工复产,关键是用工需求有保障。为此,济南建立用工短缺快速反应机制,对企业用工需求“接单即办”、快速响应。充分发挥用工服务专员作用,“一企一策”做好职工复工返岗工作。对成规模、成批次异地返岗人员,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前提下,积极协调开行专车提供“点对点”通行保障。对实现社会面“动态清零”的地方,在落实好各项疫情防控措施基础上,允许有序恢复线下招聘,有针对性举办小规模、定制化招聘会。特别是组织实施实习顶岗,发动技工院校,通过组织学生开展跟岗实训、顶岗实习、工学交替,满足企业阶段性用工需求。2022年根据统一安排参与企业复工复产2个月以上的学生,视同完成正常教学计划规定的顶岗实习任务。
此外,充分利用共享用工信息对接平台,免费为用工余缺的企业发布供求信息,支持受疫情影响停工停业企业,就地就近向用工紧缺企业输送富余员工。在提升为企服务质效方面,推进涉企服务事项“一次办好”“全程网办”,实现更多涉企事项即时办结、免申即办。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行“政策找企”、资金直达。
截至目前,今年1-4月份,济南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会205场,提供就业岗位27.2万个,达成就业意向5.02万人,为企业减免失业保险费2.57亿元、工伤保险费0.71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亿元,为403家中小微服务业企业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508万元。
(来源:新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