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在胶州市铺集镇侯家庵村胶茶种植基地内,五六个村民正一手挎篮、一手采茶,嫩绿的茶叶尖芽迎风摆动,可可爱爱,被村民们娴熟地采入篮中。
看着村民们在一垄垄茶树间来回穿梭,基地负责人张国浩笑眯了眼,“现在茶叶已经进入了采茶期,冒尖儿的茶叶得趁这几天抓紧采收,今年茶叶品质不错,能卖个好价钱!”1994年出生的张国浩虽然年纪不大,已经算是种茶的“老把式”了。2016年,海外留学的张国浩回到家乡胶州,有大好就业前景的他却想起了做茶农,“我一直喜欢喝茶,留学的时候就有了种茶的念头,后来毕业回国考察,发现茶叶经济效益也不错,茶叶种植很有发展前景。”兴趣是创业的最好动力。没有农业种植经历的张国浩没有打怵,就这样走上了农业创业的道路。说干就干,种茶基地选址,规模流转土地,外出拜师学习,引种优质茶叶……他铆足了劲,一心把茶叶种出“名堂”。眼下茶园生机勃勃、满目青翠,回首创业路,张国浩一路走来却并不容易。2017年夏天久旱不雨,看着地里的茶苗颜色青黄、濒临枯死,张国浩整天皱着眉头。打听到侯家庵村北岭有个地方水源充足,张国浩就找人在附近勘测找水,确定水源后接连打了3眼120米深的机井,配合着买水浇灌,茶苗慢慢转绿返青,张国浩的眉头也渐渐舒展。从种茶“小白”到种茶能手,张国浩明白,茶树种植和茶园管理少不了专业人士的帮助。为了提升茶园的建设水准,保证茶叶品质,张国浩专门聘请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基地教授等农业专家作为顾问参与到茶园运营中。“开沟、栽种、浇水、除草、修剪,每一个步骤都离不开专业的指导。”张国浩说。在专家的指导下,张国浩不断优化茶园生态环境,种草肥地,减少土壤施肥量,加上优良的品种和科学化的管理,种出的茶叶滋味鲜爽、绿色有机。茶园内种植选送的茶叶先后获得了“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和中国林产品交易会金奖。“我还记着刚刚获奖的时候,心里边特别高兴,这几年总算没有瞎折腾,接下来怎么走也更有信心了!”2018年,从台湾引进的金萱茶已经可以少量采摘炒制,张国浩又琢磨着,建设茶厂购进炒茶设备,自种自炒,延伸茶产业发展链条。2020年,茶叶销售门店“胶茶茶社”也在胶州市区开业,张国浩的茶叶种植走上了“种茶—制茶—售茶”的全链条发展之路。如今,张国浩创建的胶茶种植基地的茶叶种植面积已经发展到了100余亩,注册的“上合春”“南阜春”“凤翰红”等品牌也被人们慢慢熟知。初具规模的茶叶基地除了给张国浩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外,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致富增收的新渠道。“我今年70岁了,这个年纪在外边也不好找活了,在茶园里干,离家近活也不累,挣得还不少嘞!”侯家庵村村民侯存森常年在茶园打工,每年有2万多元的增收。临近晌午,看着竹篮里刚刚采摘下来的挤挤挨挨的茶叶,张国浩对未来充满了信心:“接下来就是稳扎稳打,建设生态化茶园,让茶园的茶叶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记者 王艳)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