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老师的“四有”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建校五年来,寿光现代明德学校蓬勃发展的背后,是一批又一批的好教师,夙兴夜寐,加倍努力工作,才谱写出了一首首教育的新篇章。育人的道路上,需要激发力量,需要榜样引领。“身边的好老师”栏目,意在弘扬教师良好风范,倡树敬业精神,促进全体教师锐意进取,奋勇向前,全心全意投身教育事业,以全新姿态展现师者的精神面貌,为学校内涵发展作出不懈努力!
笃行不辍 心向远方
刘倩,女,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九年级六班副班主任,化学学科老师、教研组长。潍坊市“富民兴潍”劳动奖章获得者、潍坊市初中化学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人选;寿光市教学能手、寿光市实验教学能手。潍坊市政府成果二等奖、潍坊市实验教师技能大赛一等奖、潍坊市实验优质课二等奖、寿光市优质课一等奖、寿光市实验优质课一等奖、寿光市“三课”大赛一等奖、寿光市初中化学“评价任务的设计与实施”案例一等奖等多种奖项获得者。
立足教研 强化团队引领
“在讲课的时候,这个地方要引导学生利用物质的性质学会用化学式表达,而不是用汉字表述......”早晨7:50分,学校某教学楼的墙壁上,正铺展着金灿灿的明媚朝阳。比这朝阳更明媚的是一群年轻人的脸庞。她们就是九年级的化学老师们,正在就课堂课例、教学难题等进行交流研讨。
这样的教研是学校学科日教研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三研合力(学术性周前会、主题式大教研、学科日教研)打造研究型团队的重要一环。学科日教研立足课堂实效,重落实、提效度,通过智慧共享的方式让年轻教师抱团发展,补齐短板,从而追求每节常态课的最优化。
作为教研组长的刘倩老师可谓这个团队的领头羊,日复一日地带领老师们不断成长。她提出了两个关键词:“新新”“用心”,即以与时俱进、用心钻研的态度研究课堂。多路径教会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看到“某日用品公司,因香水灌装车间职工的一系列错误操作导致19个鲜活生命逝去”的新闻时,她立马就联想到了《燃烧和灭火》的化学单元,“只有立足教学目标,设计合适的教学任务,通过引导、启发、提问等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学生知识的体系化,才能更好地培养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谈到好老师构建好课堂的标准时,刘老师深有感触地说。
凭着一股子钻劲儿和韧劲儿,刘老师先后获得多项荣誉称号,两次出示省级公开课,在潍坊及寿光各种活动中多次获奖。2021年3月,刘倩老师代表潍坊市与来自济南、烟台、菏泽三个地市的老师,在山东省初中化学实验教学“送课助研”活动中出示了优质实验课例。她以学生熟悉的松花蛋入手,以实验主题活动为载体,创设新的问题情境,使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通过开展实践操作和创新思维协调统一的实验活动,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培养自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赢得了与会专家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
在她的带领下,九年级化学团队的年轻老师们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魏媛媛、魏海妮、刘凯丽三位老师均获得青年教师达标课一等奖;寿光市“三课”大赛、寿光市优质课比赛中,魏媛媛老师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年轻教师刘凯丽在寿光市“三说”大赛中获一等奖,还代表学校去昌乐一中英才实验学校出示《氢氧化钠变质问题的探究》一课,获得了专家老师的一致好评。
“每当老师们出去讲课或者参加比赛的时候,刘倩老师总是帮我们磨课,从教学目标、评价任务等方面帮我们完善教学设计。比如去年,我参加化学优质课比赛,在她的指点下,我将《酸和碱化学性质的复习》一课的目标三由利用酸碱化学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修改为了从定量的角度解决工业废水的排放问题。这样既提升了课堂的深度,又增强了本节课知识的完整性。”因为有了刘老师的教学指导,魏媛媛老师受益匪浅。
立足课堂 培养思维能力
“呈碱性的溶液中一定含有氢氧根离子吗?碳酸钠溶液中是否有氢氧根离子呢?这是高中化学中要学到的知识,我先给同学们简要讲解一下......”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上,刘倩老师注重初中和高中内容的衔接,将知识以系统化的方式渗透进学生的思维。她常说的一句话是:“把零碎的知识系统化,从中总结出规律,并充分利用好这些规律,才能更好地创新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在讲到《碳和碳的氧化物》时,刚学完这个单元,她就带领学生把整个单元梳理一遍,并引导他们将其中的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分类汇总。九年级五班的葛孚坤同学就非常喜欢刘老师的化学课堂。他说:“这样的课堂有助于将知识融于记忆,且不失启发和趣味。”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刘倩老师对此深有领会。一次,在刚学完不共存离子时,她就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衍式的问题情境:“如何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离子呢?”根据学情,这个问题难度有点大。学生很可能会说错答案。刘倩针对学生犯的错,通过一步步地启发、引导,引发学生进一步地探究,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
“课堂上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将知识融于真实的情境中,如此系统化的教学设计,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求知的欲望,发展创新能力。比如蚊虫叮咬怎么用生活中的物品止痒啦;根据营养搭配怎样设计年夜饭菜谱啦;厨房除掉油污的原理啦......”课堂是她的教学阵地,也是她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实现个人专业成长的知识舞台。2022年2月28日,刘倩老师加入了学校第一批“逐峰”专业教科研队伍。她要在学校创建省级教研基地、创建课堂品牌年之际,进一步深化自己的专业学习。国家课程研究专家、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张雨强教授就命题的三要素归纳为:情境、知识、能力。情境是指真实性的情境;知识是指结构化的知识;能力是指高阶能力。作为潍坊市初中化学领军人才培育工程人选的刘倩老师,在跟随专家专业化学习、开启微课题研究的道路上,已经蓄满了前进的铿锵力量!
立足管理 施以细心关爱
因为热爱,所以关爱;因为用心,所以细心。上网课期间,她充分挖掘网络平台的功能,鼓励学生通过录制视频的方式,将自己没有吃透的内容或者不同寻常的解题方法通过微信私聊的方式展现给她看,以便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立足教育大舞台,她的使命是科学育人,更是倾情付出。刚返校的第一周,因班内聊城的几名学生没有返校,为了让他们和在校生同步上课,她和正班主任孙宋艳老师在开学前夕就不断探索线上线下同时教学的最佳模式,多次加班加点模拟求证,一个线下教室里上课,另一个线上盯着手机屏幕听课。最终,她们采取文科用前面黑板、理科用后面黑板写板书的方式,成功解决了可视化效果不好的情况。通过定人定时间及时反馈的方式,最大限度地改善了线下授课老师忘记拿手机开麦、手机忘记充电、网络信号卡顿等问题,让线下线上同步授课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先把学生当孩子,再把学生当学生。”作为九年级六班的副班主任,刘倩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就是把自己放在和学生平起平坐的位置,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和认同。“我喜欢用行动去感化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有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更能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九年级六班有几名聊城的学生,每两周回家一次。一名学生在第二周的时候,就非常想家,晚上失眠,白天走神,状态非常不好。本来家长是想培养孩子的生活独立能力,结果导致孩子短时间内缺乏安全感。刘倩老师就跟孩子分享了自己上学时的经历,并给他支招,渐渐帮孩子走出不适。“我要是不努力,不自律,就感觉对不起刘老师。”后来,这名学生的家长提及此事,对刘老师难掩感激之情。
春夏秋冬,寒暑往来。明德校园里,处处可见刘倩老师忙碌的身影。餐厅里,她陪学生吃饭,建议不要挑食;宿舍里,她同学生谈心,督促高质量睡眠;操场上,她陪学生跑步,讲解热身的重要性;每逢聊城学生不回家的周末,她给留校每一个学生的家长发照片、小视频,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状况,避免不必要的担心......
蔷薇含露,碧草映晖。五月的明德,展开一幅绿叶含丹的美好画卷,也奏响一曲承载梦想的奋进旋律。一切跃跃欲试的生长,都象征丰收圆满;一切坚持不懈的努力,都照亮梦想航向!躬耕杏坛的刘倩老师,正用无数辛劳,播种希望,期待芬芳。桃李满天,是她的梦想,也是她的诗意和远方!
来源:寿光现代明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