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观澜亭丨老人卖葱无法扫码进市场城管全包,暖心之举带来深思考

0
分享至

□于新悦

4月26日,一条“暖心执法”的新闻引发关注。在吉林省洮南市,一名七旬老人用电动车载着两筐大葱来到农贸市场,希望能卖个好价钱。然而因没有智能手机无法扫码,按照相关规定老人被城管执法人员拦在门外。对此老人十分为难,大老远来的他不想就这么回去。正当老人一筹莫展之际,城管执法人员说:“你称一称,我全买了。”这温暖了老人的心,也让人们感受到人性执法、温度执法的力量。

城管工作人员自己掏钱把葱买下来,既遂了老人的心愿,帮衬了他的生活,也没有违反防疫规定。这样的人性化执法,用善良和理性,平衡了应尽之责与人之常情,给大家带来了正能量,受到广泛点赞。

这件事情也带来更深层的思考。不是每一个类似情况,都靠执法人员自掏腰包,去实现人性化执法。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像这位老人一样,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而带来不便的,也绝非个例。

日益优化的数字化治理,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精准度。但我们不能忽视数字化治理下,老年人这一群体。之前有媒体报道,老年人群体不熟悉网络智能设备,不仅出行遇到麻烦,居家隔离后无法利用手机参与社区团购,不会线上购药等,面临一些数字化鸿沟带来的困难。

我们看到,为解老年人之所难,全国多地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鼓励村委会、社区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实行帮助,同时结合实际,坚持两条腿走路,合理保留传统服务方式,对于实在不使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采取识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亲友代办或一人绑定多人防疫健康码等替代措施。

有些地方还推出“反向扫码”。由以前的“你扫我”变成“我扫你”,运用技术手段,给无智能手机人员生产二维码,并制卡发放。各商超、菜场等工作人员下载登录该系统后,只要使用“扫一扫”功能,就能识别并录入老人信息。对卖葱老人无法进入的农贸市场来说,这些做法可以值得学习和借鉴。

疫情之下,基层治理要做到暖心,就需要迎着问题不断创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如何用创新的办法将百姓所遇问题一件件落到实处,如何让治理更精细化,这着实是一道需要不断寻求最优解的课题。

相关链接:

观澜亭丨物畅其流,善探新路

观澜亭丨坚持“动态清零”不犹豫不动摇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魏某(出生于1995年),被执行死刑!

魏某(出生于1995年),被执行死刑!

鲁中晨报
2025-05-09 09:48:25
2025-05-10 07:23:00

头条要闻

高盛:受“衰退风险”影响 美股可能会下跌约20%

头条要闻

高盛:受“衰退风险”影响 美股可能会下跌约20%

财经要闻

降息潮延续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体育要闻

对话萨维奥拉:希望中国能有更多武磊出现

娱乐要闻

元斌为金赛纶发声 金秀贤否认请杀手

科技要闻

奥特曼:不怕中国赶上 就怕美国犯愚蠢错误

汽车要闻

订单破万/32.98万起 全新高山家族于5月13日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手机
亲子
公开课
军事航空

家居要闻

整洁宽敞 黑白木色拼接

手机要闻

三星在韩国市场推出 Galaxy Buddy 4 Business 定制机

亲子要闻

盘点2025南京市十大助孕公司,南京成功率比较高的助孕公司!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中国排面"亮相俄罗斯红场阅兵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