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4月26日讯 今年以来,淄川区财政局坚持把绩效管理工作做为财政管理改革的一号工程,多措并举组合出击,促进改革攻坚取得显著实效。
完善基础支撑,绩效管理再巩固。印发涵盖预算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部门整体、结果应用等25个配套文件,完善区级“1+2+N”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建设。构建8个分行业、分领域、分层次的核心绩效指标体系。借助预算一体化系统,实现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申报审核等流程平台一体化操作管理。夯实部门主体责任,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体系。
聚焦关键节点,绩效评价再提升。严把事前绩效“评估关”,2021年推行事前绩效与预算评审联动,实现常态化评估。把好绩效目标“审核关”,预算绩效目标“分类过筛”与“线上+线下”审核相结合,2022年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政策和项目全部实施预算绩效目标管理。事中动态盯紧“监控关”,部门项目全覆盖,重点对中央直达资金、地方政府债券实现程度、预算执行进度“双监控”。对实施条件不满足、无法完成预期目标的9个项目调减2021年预算2438万元。强化事后绩效评价“实效关”。建立“项目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三级联动”绩效评价机制。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挂钩,项目自评质量、绩效运行监控结果与预算调整和下年度预算安排挂钩。2021年对财政评价结果为“中”的3个项目按10%调减项目180万元,对审计检查发现绩效问题的2个部门不予安排预算600万元。对7个镇产业扶贫项目财政评价结果按10%权重与2022年巩固脱贫衔接乡村振兴补助资金2600万元分配挂钩。
增强评价广度深度 绩效改革再深入。推动绩效评价从项目向部门整体绩效延展,2021年部门整体绩效管理38个部门,区级政府部门绩儿管理超50%。实现绩效管理由“四本预算”向政府投资基金、政府购买服务、政府债务等领域延伸。试点“污水处理补贴”成本绩效分析,强调成本效益,确定定额补贴标准,发挥预算绩效管理控成本提质增效的作用。探索2个镇街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评价,推动绩效管理向基层政府层面拓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白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