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
2022年4月15-21日是第28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主题为“癌症防治 早早行动”,旨在积极倡导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正确认识癌症、积极防控癌症,树立癌症三级预防理念,践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主动参加防癌健康体检,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癌症早诊率和生存率,切实遏制癌症危害,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为进一步推进肿瘤防治的实施,提高人民的健康意识,预防肿瘤的发生,近日,消化内一科联合肿瘤内科、呼吸内科、甲状腺乳腺外科、妇一科等科室,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在医院门诊大厅共同举办多学科义诊及科普宣传活动。医务部主任张培荣、门诊部主任玄桂英、消化内一科名誉主任高志星、主任张小茜、呼吸内科主任高福生、甲状腺乳腺外科主任申志新、肿瘤内科主任医师黄琰、妇一科主任刘玉珍及其相关科室人员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各科室精心设计了科普小册子,为前来咨询的就医者解疑答惑,并科普宣传肿瘤防治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让人们认识肿瘤、更好防治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完全可以预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运用现有的医疗措施延长生命、减轻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我们可以通过三级预防来进行癌症的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
我国是癌症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过350万,死亡病例超过200万,防控形势严峻。其中,消化道肿瘤是我国主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5种癌症中,消化道肿瘤占据了3席:分别是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在早期即可通过胃肠镜检查诊断和治疗。大部分早期消化道癌可获得良好预后,5年生存率超过90%,部分可行内镜下微创治疗获得根治。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都可以通过胃肠镜检查或筛查来诊断和治疗。尤其是在病变早期,通过胃肠镜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非常好的临床疗效,降低医疗费用。
建议以下人群应该尽早做
胃肠镜检查或筛查:
年龄≥40岁,且符合下列任
(1)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既往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
(4)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
(5) 存在胃癌其他风险因素( 如摄入高盐、腌制饮食、吸烟、重度饮酒等)。
以下人群应该做肠镜筛查:
(1)年龄50~75岁, 男女不限;
(2)粪便隐血试验( FOBT) 阳性;
(3)既往有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
消化内一科
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一科是集消化系统疾病诊断、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专业诊疗科室,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的硕士生培养点、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作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半岛消化道早癌筛查防治中心联盟成员、山东省消化内镜质控成员。科室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度合理,现有医护人员24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7人。科室已与日本NTT关东病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大附院、山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等建立了良好协作关系,为学科发展提供更大机会与空间。科室开放床位数45张,年门诊量1.5万余人次,年收治患者2000人次左右,内镜诊断及治疗约1万余例。
来源:消化内一科
文图:张小茜 李文文
本期编辑:聂明月
责任编辑:冯震宇
来源: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