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是连接
疫情下的温度护理——无障“爱”
寒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袭击了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每一名医护人员都在彻夜奔忙,而住院病区实行了闭环管理。住院患者非必要不陪护、不探视,住院患者和陪护人员在院期间非治疗、检查需要
一、服务靠前,“无码”病人快速就医
三月下旬,年迈的张老先生突发脑梗死被送至我院急诊科,通过就医绿色通道收住神经内科,陪同来院的老伴不会操作智能手机,不能提供行程码、健康码,老人知道疫情防控的规定,紧张又无措。在他们走进病区的那一刻,门控护士主动向前,帮老人扫码完成一系列的登记、填写工作,并协助老人办理好入院手续,顺顺利利地入住了缓冲病房。
事发突然,患者未带任何生活用品,分管护士看到后主动上前,帮两位老人订购生活用品,并温言安慰。而护士长更是利用上下班时间,亲自帮老人采购所需品,就这样老人不仅得到了有效快速的治疗,生活起居也被医护人员照顾得井井有条。老人感动地说:“自己老了,以为不能操作智能手机,不能提供健康码会影响看病呢,没想到你们服务太好了,我老伴的病好了,我们的心病也没了!”的确,或许没有健康码、行程码、场所码在出行时有所不便,但在医院里,“无码”不是障碍,更不会影响任何疾病的治疗。
▲护士照顾
二、无缝隙照料,三餐四季暖人心脾
神经内科收治的病人以脑血管病为主,大多是老年、偏瘫或完全不能自理的病人,不能行走、不会翻身、不能吞咽、不能自主大小便等。神经内科有一套“老年友善照护流程”,从老人入院到出院,在院期间碰到的就医护理、生活照护等困难,都有护士悉心靠前服务。
入病区后专人负责采、送核酸,核酸结果阴性后,告知张老先生转送至普通病房。还没等老人开口说腿脚不方便时,神经内科的医护人员已经将入院需要的相关用品整理好,协助老人转入普通病房。
在疫情防控期间,护理工作不仅限于专业护理、疾病护理,更增加了“生活护理”这一项重要内容。张老先生入院后,神经内科病区有护士为其传递或取外送品,为他和家属订饭,一日三餐送饭到病房,及时送热水,晚睡前还会为他送洗脚热水......种种做法,都是为了患者们尽快康复,也是为了让他们有“家”的温暖,减少疫情防控带来的心理压力。
病毒虽然隔离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医护人员打通“隔离墙”,让爱不缺位,让就医不为难。
▲护士为患者打水送饭
三、今天无障碍,明天无障“爱”
像张老先生这样的情况有很多很多,病区严格管理固然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照护上的不便,但医护人员尽量将不便降到最少。医院在服务细节上深做文章、下足功夫,设计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服务措施,如护士站放置“挂号、缴费”二维码,帮助陪护家属网上挂号;每个病房内有一张“温馨提示便签”,上面写着生活用品的订购二维码、配送的时间范围,方便患者及陪护家属查收……主动服务,优化细节,及时发现、解决患者和陪护家属的难题,让就医更暖心。
出院时,张老先生频频称赞医院和医护人员,不仅专业技术高超,各项服务真好,想到了他们想不到的小事,满足了他们所有的需求,而护士们却说:“这是小事。”虽然只是“小事”,但却帮老年人解决了大问题。
▲护士为患者修剪指甲
无障碍服务,不仅体现在医院有残疾人通道、免费轮椅、24小时纯净热水等“面子”设施的完善,更在意
急患者之所急
想患者之所想
打造有温度的人文护理服务
我们一直在行动
供稿|神经内科 王文霞
责编|李佳欣
编审|张玉玮
来源:潍坊市人民医院寒亭院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