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新悦
4月15日开始,全国所有省份全部进入防火期,是一年之中省份最多、范围最广、考验最大的重要时段。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部分地区降水偏少,春季大风明显偏多,加之春耕生产、进山旅游、林牧区施工等野外用火增多,火险等级持续升高。4月12日,应急管理部4月例行发布会上透露,当前,我国火险形势已经呈现出南北叠加、中间吃紧的态势,面临的防灭火形势十分严峻复杂。
近日多地发生火灾。全国多地公布了森林火灾典型案例:云南省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省应急厅、省林草局、省公安厅联合通报5起高火险期内森林火灾典型案例;福建省林业局会同省公安厅森林警察总队选取了部分森林火灾典型案例进行通报……
森林防火,重点在“防”。应急管理部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透露,今年一季度,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103起,草原火灾9起。虽然与往年相比火灾起数显著下降,但这些火灾的发生,再次为我们敲响了森林防火的警钟。
森林防火,当立足于“早”。立足于“早”预防是森林火灾应急管理的重中之重。防患于未“燃”,要抓好源头预防,加强森林防火知识宣传,强化对群众生产生活行为的管理。提高广大群众防火意识,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从源头防范化解火灾风险。要坚持以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案例为“活教材”,在全社会营造森林防火氛围。
森林防火,应注重于“实”。压紧压实森林防火责任,要做到责任明确、责任到人,确保森林防火工作万无一失。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要扛起森林防火的责任,坚决克服麻痹思想,绷紧森林防火这根弦。要进一步加强值班值守,加大对农林交错地带的巡查、检查力度,落实好重点部位的领导带班值班制度,真正做到封住山、看住人、管住火。
森林防火,要做到“严”。杜绝森林火灾,严查还要重处。对造成森林火灾事故的肇事者依法惩处,杜绝侥幸心理,做到引以为戒。要通过严查重处,真正把森林防火监管责任、保障责任、防控责任落实到位。严管进山人员、严处失职人员、严查肇事人员、严管护林人员,确保防火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空白。
森林防火,须着眼于“长”。建立长效机制是关键。要抓长效,扣紧责任链条,夯实防火基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防灭能力。要压紧压实各方责任,强化网格化管护,加强火灾隐患排查整改,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屏障。
在此,我们也呼吁广大群众:当进入森林防火区或森林公园等自然风景区,切记不带火种进山林;不要进行烧烤、野炊、点篝火等活动,以免引发森林大火;在户外大风天气施工时,要注意用电安全;施工现场应天天打扫,清除木屑、污垢等可燃物;农村地区,火灰、煤灰不能乱倒,要用水将余火浇灭。
森林防火,警钟长鸣。在享受春日美好之时,在花开赏景之时,将防火意识牢记在心。守好满目绿,防火于未“燃”。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