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委编办瞄准教育事业发展短板和不足,在优化机构编制资源、整合师资力量上用力,破解发展难题,助力建设教育现代化发展新高地。
一是突出重点,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机构编制保障。我县将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作作为重点工程项目,统筹全县教育资源新设永利小学,为县教育局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进一步优化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促进城区教育资源优质均衡配置,有效化解大班额问题。统筹编制资源,按照“退补相当”的原则,为县高级中学核增30名事业编制,专项用于引进高学历教师人才,进一步缓解了教师资源紧张的问题。
二是打破难点,深入推进城区师资力量优化整合。按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逐步过渡、均衡发展”的原则,对县东津实验中学、县第一实验学校、县凤凰实验中学、县第二实验学校四所县直学校的200余名教师进行了调配,全面完成城区义务教育资源整合工作,促使师资流动起来,激发教师干事创业热情。
三是补足短板,深入开展教师编制资源内部挖潜。聚焦高中教育,集中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从2021年起,每年安排30名,连续三年共安排用编进人计划90名,用于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师范类毕业生,有效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教学水平。建立教师正常交流机制,每年秋季学校开学前,在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动态调整各中小学校编制,有效解决全县师资力量余缺不均的问题。
(通讯员:李菲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