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月30日正式启动线上教学以来,槐荫区的60所小学里就多了一批特殊的“学生”,他们每天8:20上线报道,拿着课表随机挑选课程,对接好学校“推门听课”进入“教室”巡课。
他们就是槐荫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学教研室的教研员们。
随机挑选、课前通知
每天“走进”60个学校
为确保各小学教学停课不停学,在线不减质。6位教研员提前一周收集各学校线上教学课表,每天制定《槐荫区小学教研员全覆盖线上巡课网格管理安排表》,提前半小时对接学校进入课堂巡课。



线上巡课“巡”什么?对此,槐荫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房彩霞介绍,一巡学生的参与率;二巡平台应用与教学效果;三巡师生在线学习状态;四巡学校领导线上管理状况;五巡区域线上教学亮点典型与存在的不足。从课程安排、授课平台到教学内容、课程反馈等,教研员一边听课一边记录,及时反馈给学校进行完善。“之前我们线下调研一天去不了几个学校,现在线上巡课,每天就要走进60个学校。”她感慨道。
据悉,教研员们被划分成6个巡课小组,每个小组对应10所学校,每天每个学校至少抽取一节线上课堂听课。因为各学校使用的线上平台不一样,腾讯会议、QQ视频、钉钉等多种途径,这段时间可忙坏了教研员们。“为了方便巡课,每个教研员手机、电脑不离身,边听课边联系进入下节课的权限。”房彩霞讲。
线上教研、随时反馈
相互分享中查漏补缺
“老师直播互动及时,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学生的观课环境各异,建议教师直播增强趣味性。”每天教研员上完课后,还要针对上课情况进行情况反馈,一张张巡课表上,记录着教研员事无巨细的各种提示、建议。

有问题就要有反馈,有反馈就要有落实。4月1日下午13:00,槐荫区召开小学线上教学阶段性总结视频会议,槐荫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卫东、槐荫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副主任房彩霞、小学各学科教研员以及60所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近160余人参加了视频会议。
视频会议上,数学教研员郑生志反馈了线上教学以来,各学科教研员全覆盖线上巡课的汇总情况,在推荐工作亮点的同时,也指出了个别学校仍存在的不足。结合两天的线上巡课情况,推荐了培新小学和泉新小学进行了线上分享。
培新小学副校长胡晓颖以《让每一段时光都美好》为题分享了学校线上教学的工作经验。培新小学五育并举,线上教学的布局立足于“丰”,准备时着眼于“优”,实施着力于“精”,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安排丰富的教育教学内容。学校强化管理,严格落实教研组长负责制,采用校级和中层领导包挂学科、年级的方式开展教研管理,每周进行三次线上教研,引导教师提前观课、集体备课。各年级包挂领导线上巡课,定时与级部教师协调工作,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让每一段线上交流的时光都美好。
泉新学校副校长尹纯华以《线上教学要随时按下暂停键》为题进行分享,学校在线上教学时,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在重难点的讲解过程中及时按下“暂停键”,最大限度的实现“双师课堂”的网上授课优势。“课前”整合网上资源,对重难点的知识进行教法、学法再设计,备课组线上教研,模拟试讲,精心准备;“课中”优化资源利用率,通过腾讯课堂等平台进行“双师授课”,强化师生互动,根据现场学生学习情况及时按下“暂停键”,利用举手、抢答、讨论、展示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课后”班级任课老师及时利用腾讯会议与学生面对面,在线答疑、查漏补缺,对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在线辅导。从“课前”“课中”到“课后”,充分发挥了线上授课的优势,提高了学生线上学习效率。
“用实际行动经受住疫情对槐荫线上教学的考验,用心战‘疫’、同心战‘疫’!”正如,槐荫区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李卫东所强调的一样,槐荫区小学线上教学不断进行周密设计,立足各学校工作实际,深入思考并践行“线上教学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线上教学应该解决什么问题”“线上教学应该达到什么目标”,用实际行动打消家长的顾虑、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来源:济南槐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