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冬”逆行,春暖归乡。在这场“倒春寒”中,有太多的瞬间让我们动容,但更让我们泪目的,是这些因为使命、责任、担当而“离家”的人。
高鼎亮
“您好,我是流调员,正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昌邑市人民医院感染科高鼎亮医生,积极报名参加了潍坊疫情流调队。作为一名流调员,他必须在每天接到任务后的第一时间进行电话调查,4小时内完成病例核心信息整理,初步流调报告,密接、次密接信息表,尽快完成风险点位摸排,然后全部管控,形成完整的流调报告。嗓子哑了就含化金嗓子,困了就趴在桌子小睡一会。
现场流调工作需要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去疫情最前线进行调查。在封控区只能在室外进行流调,他就坐在台阶上一边调查,一边用笔记录,不知不觉持续了近3个小时,记录密密麻麻写满了数页纸张。寒流来袭,此时手脚已是冰凉、麻木。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他的职责。
付 琳
付琳是一名预备党员,长期在医院负责核酸采样工作。这次支援潍坊核酸采样,她依然没有做旁观者。她常年准备好一个行李箱,执行任务时可以拿上就走,这也是她这几年来执行突发任务时总结的经验。
身为一名母亲,付琳对孩子充满歉疚。孩子需要陪伴,但她不在身边。孩子上网课,也只能奶奶陪伴。孩子想妈妈要和她视频,她根本没时间,等她忙完了,孩子早已入睡。她说,“我虽然是一名预备党员,但我一直以一名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冲锋在前是我无悔的选择!我希望疫情早些结束,早一些抱抱我的孩子!”
孙国峰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孙国峰坚定地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为疫情防控注入强大力量。在雨雪来袭,气温突降的夜晚,孙国峰接到到小区为全部住户采集核酸的任务。她与战友冒着风雪一站就是4个小时,一采一消,手都冻得没了知觉,最后又挨家挨户的爬楼为不能到现场的住户上门采集。脱下防护服时,早已全身湿透。
呼应是最好的慰藉,温暖是最好的动力。完成任务已是深夜11点,回到社区时,工作人员为她们准备了热腾腾的饺子。同心抗疫,医护人员一线奋战,社区工作人员默默守护,这份平凡的爱与感动将永存心间!
来源:昌邑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