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海岱财评丨2月楼市仍低迷,“因城施策”下楼市有望更平稳

0
分享至

经历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低迷,开年房价一直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3月16日发布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持平或下降;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持平,三线城市同比下降。

具体来看,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27个和10个,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40个和57个。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分别有46个和30个,同比下降城市分别有24个和39个。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环同比价格下降城市数量均较上月略偏多。山东列入统计的济南、青岛、烟台、济宁4市,二手住宅较上月均下降;新建商品住宅方面,济青烟3市环比略涨或持平,济宁环比下降。

去年开年涨涨涨,今年开年仍低迷。犹记去年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喊话”炒房者,为了投资或投机买房很危险,并宣告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今年同一时间,也是3月2日,郭树清表示,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

从“得到遏制”到“根本扭转”,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楼市表现是最好印证。

去年7月开始,二手房价格率先出现明显下调,8月开始整体出现下滑,在9月至12月70大城市房价出现了近年来最明显的普跌现象。对此,郭树清认为:“去年房价下降,房地产的泡沫化、货币化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扭转,楼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同时他也表示,“但是我们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的转换。”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对今年房地产行业再定调,政府工作报告用109个字定位2022年房地产行业发展,核心仍是继续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

回顾“房住不炒”历史,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接下来的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强调“房住不炒”。且梳理发现,近三年,“房住不炒”始终放在首要、统领的位置。

纵观“房住不炒”定位五年多来,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所含内容愈加丰满且接地气,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接连出招,尤其去年以来,政策趋紧度愈加明显,在购房信贷收紧等政策影响下,下半年全国楼市急速降温。

面对行业困境,部分城市开始在政策端释放暖意,从购房补贴、调整首付比例、降低利率等多方面激发购房需求。

就在本月初,郑州市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了19条稳楼市措施。明确提出,降低个人住房消费负担,引导在郑金融机构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此外还提出,子女、近亲属在郑工作、生活的,鼓励老年人来郑投亲养老,允许其投靠家庭新购一套住房。可以说这是在限贷、限购两方面的全面放松。

郑州此举是否有炒作嫌疑?其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去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上,都明确提出了“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郑州来说,在遭受去年疫情和水灾的双重影响下,房地产市场的确面临较大的压力,“郑十九条”的出台有助于稳定市场、促进合理需求入市。但其政策的松动依然是在“房住不炒”前提下的,是郑州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具体体现。

此外,还有浙江、南宁、昆明等十余个省市涉及公积金贷款放松、下调最低首付比例至两成等房地产纾困政策也均落地,且未出现去年部分城市政策“一日游”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各地调控政策仍有望密集出台稳定购房者预期,尤其弱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或将跟进放松调控,引导房地产交易逐渐恢复常态化。同时,也要避免政策过度宽松再将市场引向浓厚炒作氛围。而对于核心一、二线城市来说,仍需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松劲,并严堵政策监管漏洞。

毋庸置疑,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如今,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得到根本扭转”。同时,伴随着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租购并举等新发展模式,合理的住房需求正在得到更好满足。但在坚决遏制炒房的同时,也要避免行业的整体下行。未来一段时间,“房住不炒”仍是根本,“因城施策”也应持续发力。相信随着部分城市新政的落地,并逐步发挥作用,房地产市场发展有望更平稳。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垒 报道 策划 齐淮东)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退役就变成著名球星”现象,把中国足球怪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退役就变成著名球星”现象,把中国足球怪象展现的淋漓尽致

篮球侍郎
2023-12-03 12:58:55
一老人在面馆被城管围殴,警卫员一个电话,军区高层大震动

一老人在面馆被城管围殴,警卫员一个电话,军区高层大震动

冰痕迹
2023-11-30 10:19:05
唐佳良:嫁给杨鸣是错误,卑微也挽救不了婚姻

唐佳良:嫁给杨鸣是错误,卑微也挽救不了婚姻

知了娱乐
2023-12-05 10:17:37
难怪魏建军会震怒

难怪魏建军会震怒

车卖家
2023-12-05 12:05:09
梅西:世界杯半决赛如果踢巴西很难,但踢克罗地亚是容易的!

梅西:世界杯半决赛如果踢巴西很难,但踢克罗地亚是容易的!

足球独一档历史第一人梅西
2023-12-04 18:42:52
2007年,谢霆锋和怀孕的张柏芝,温哥华与奶奶谢老太的合影!

2007年,谢霆锋和怀孕的张柏芝,温哥华与奶奶谢老太的合影!

射手娱评
2023-12-04 21:08:09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厦环能登陆北交所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广厦环能登陆北交所

时代商学院
2023-12-05 10:54:07
威少替补以来正负值-41全队最差 哈登乔治莱昂纳德锁定快船前三

威少替补以来正负值-41全队最差 哈登乔治莱昂纳德锁定快船前三

球场导航员
2023-12-05 11:21:41
老师处罚被撤销!央视、人民日报发声: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老师处罚被撤销!央视、人民日报发声:跪着的老师,教不出站着的学生!

大爱三湘
2023-12-02 19:31:05
杭温高铁二期铺轨!浙江一批交通工程最新进展来了

杭温高铁二期铺轨!浙江一批交通工程最新进展来了

浙江发布
2023-12-05 14:24:43
湖南李国红已被执行枪决!

湖南李国红已被执行枪决!

掌上岳阳
2023-12-05 12:07:20
老年人更应该吃零食?提醒:这4种零食不妨多吃点,有益无害

老年人更应该吃零食?提醒:这4种零食不妨多吃点,有益无害

爆炸营养彭鑫蕊
2023-12-03 15:34:32
张玉凤晚年接受采访,透露国家最高机密:毛主席并不是宣传的那样

张玉凤晚年接受采访,透露国家最高机密:毛主席并不是宣传的那样

稷下花语
2023-12-02 05:30:03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丘勇才因病去世,年仅40岁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教授丘勇才因病去世,年仅40岁

澎湃新闻
2023-12-04 17:06:27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允许女儿嫁到这三种家庭,很现实

有远见的父母,不会允许女儿嫁到这三种家庭,很现实

大慧情感
2023-12-04 00:27:11
德德玛葬礼现场:腾格尔神情悲伤,丈夫14字挽联惹泪目,遗愿曝光

德德玛葬礼现场:腾格尔神情悲伤,丈夫14字挽联惹泪目,遗愿曝光

我娱乐有约
2023-12-05 10:42:43
一彩民中49250注头奖,狂揽2.2亿还能免税,这操作真的绝了

一彩民中49250注头奖,狂揽2.2亿还能免税,这操作真的绝了

历史总在押韵
2023-12-04 16:36:51
揭秘朱令姐妹被害嫌疑人:一个大伯是副国级,一个身家几千亿

揭秘朱令姐妹被害嫌疑人:一个大伯是副国级,一个身家几千亿

历史八卦社
2023-12-03 20:34:31
1957年,毛主席患病请老中医治病,对方提要求:先答应我3个条件

1957年,毛主席患病请老中医治病,对方提要求:先答应我3个条件

钟裹杂谈历史
2023-12-01 10:58:19
1967年,30岁的上海工人刘文辉被判死刑,法庭上直言:我绝不后悔

1967年,30岁的上海工人刘文辉被判死刑,法庭上直言:我绝不后悔

郁小姐读历史
2023-12-04 11:05:35
2023-12-05 15:02:44

头条要闻

上海女子花4600元找人搬家傻眼:冻肉放锅里 东西乱塞

头条要闻

上海女子花4600元找人搬家傻眼:冻肉放锅里 东西乱塞

财经要闻

一位“天才”行长的消亡史

体育要闻

杨鸣宣布与唐佳良离婚 将共同抚育孩子

娱乐要闻

文章马伊琍女儿出镜 脸方鼻塌身材高挑

科技要闻

小米汽车开展门店展车摆放确认工作,明年一季度正式到店

汽车要闻

纯电续航262km/预售26.69万 追光PHEV今晚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旅游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第29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厦门开幕 为5届10年展览计划拉开帷幕

亲子要闻

尿都控制不住的年龄控制住了二人转手绢,宝宝太棒了!

旅游要闻

藏于宏村的530国道,蜿蜒曲折风光隽秀

公开课

武松杀潘金莲,为何先扒她衣服?原文细思极恐

军事要闻

俄乌在“看不见的电磁领域”激战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