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海岱财评丨2月楼市仍低迷,“因城施策”下楼市有望更平稳

0
分享至

经历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持续低迷,开年房价一直备受关注。国家统计局3月16日发布2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二三线城市环比持平或下降;一二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回落或持平,三线城市同比下降。

具体来看,2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27个和10个,环比下降城市分别有40个和57个。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城市分别有46个和30个,同比下降城市分别有24个和39个。无论是新建商品住宅还是二手住宅,环同比价格下降城市数量均较上月略偏多。山东列入统计的济南、青岛、烟台、济宁4市,二手住宅较上月均下降;新建商品住宅方面,济青烟3市环比略涨或持平,济宁环比下降。

去年开年涨涨涨,今年开年仍低迷。犹记去年3月2日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在国新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喊话”炒房者,为了投资或投机买房很危险,并宣告房地产金融化泡沫化势头得到遏制。今年同一时间,也是3月2日,郭树清表示,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

从“得到遏制”到“根本扭转”,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楼市表现是最好印证。

去年7月开始,二手房价格率先出现明显下调,8月开始整体出现下滑,在9月至12月70大城市房价出现了近年来最明显的普跌现象。对此,郭树清认为:“去年房价下降,房地产的泡沫化、货币化的问题发生了根本性扭转,楼市不像以前那么活跃了。”同时他也表示,“但是我们不希望调整得太剧烈,对经济影响得太大,还是要平稳的转换。”

刚刚过去的全国两会对今年房地产行业再定调,政府工作报告用109个字定位2022年房地产行业发展,核心仍是继续坚持“房住不炒”总基调。

回顾“房住不炒”历史,2016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接下来的2018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均强调“房住不炒”。且梳理发现,近三年,“房住不炒”始终放在首要、统领的位置。

纵观“房住不炒”定位五年多来,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所含内容愈加丰满且接地气,金融、土地、财税、投资、立法等接连出招,尤其去年以来,政策趋紧度愈加明显,在购房信贷收紧等政策影响下,下半年全国楼市急速降温。

面对行业困境,部分城市开始在政策端释放暖意,从购房补贴、调整首付比例、降低利率等多方面激发购房需求。

就在本月初,郑州市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通知》,出台了19条稳楼市措施。明确提出,降低个人住房消费负担,引导在郑金融机构加大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投放,下调住房贷款利率。对拥有一套住房并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的家庭,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首套房贷款政策。此外还提出,子女、近亲属在郑工作、生活的,鼓励老年人来郑投亲养老,允许其投靠家庭新购一套住房。可以说这是在限贷、限购两方面的全面放松。

郑州此举是否有炒作嫌疑?其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去年的全国经济工作会上,都明确提出了“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郑州来说,在遭受去年疫情和水灾的双重影响下,房地产市场的确面临较大的压力,“郑十九条”的出台有助于稳定市场、促进合理需求入市。但其政策的松动依然是在“房住不炒”前提下的,是郑州在“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具体体现。

此外,还有浙江、南宁、昆明等十余个省市涉及公积金贷款放松、下调最低首付比例至两成等房地产纾困政策也均落地,且未出现去年部分城市政策“一日游”现象。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各地调控政策仍有望密集出台稳定购房者预期,尤其弱二线以及三四线城市或将跟进放松调控,引导房地产交易逐渐恢复常态化。同时,也要避免政策过度宽松再将市场引向浓厚炒作氛围。而对于核心一、二线城市来说,仍需坚持调控目标不动摇、力度不松劲,并严堵政策监管漏洞。

毋庸置疑,房地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对于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发挥重要作用。如今,随着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我国“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得到根本扭转”。同时,伴随着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租购并举等新发展模式,合理的住房需求正在得到更好满足。但在坚决遏制炒房的同时,也要避免行业的整体下行。未来一段时间,“房住不炒”仍是根本,“因城施策”也应持续发力。相信随着部分城市新政的落地,并逐步发挥作用,房地产市场发展有望更平稳。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方垒 报道 策划 齐淮东)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摘帽”后股价暴涨 山东墨龙二股东大手笔减持

“摘帽”后股价暴涨 山东墨龙二股东大手笔减持

中国经营报
2025-05-09 22:08:06
除了周恩来谁还有资格当总理?毛主席说出一人名字,众人双手赞成

除了周恩来谁还有资格当总理?毛主席说出一人名字,众人双手赞成

转身微笑梅
2025-05-09 19:48:06
腾讯大作测试数据:"员工"连续工作24年被辞退

腾讯大作测试数据:"员工"连续工作24年被辞退

游民星空
2025-05-10 13:05:09
青岛文旅,山东文旅天塌了,评论区关闭,韩法官凭一己之力带火

青岛文旅,山东文旅天塌了,评论区关闭,韩法官凭一己之力带火

阿燕姐说育儿
2025-05-10 14:23:58
青岛的转身案让韩继升火爆出圈,青岛多个官方号被骂到关闭评论

青岛的转身案让韩继升火爆出圈,青岛多个官方号被骂到关闭评论

微光年
2025-05-10 08:46:30
合同到期!广东2米26潜力大中锋续约成定局,曾被视为阿联接班人

合同到期!广东2米26潜力大中锋续约成定局,曾被视为阿联接班人

老叶评球
2025-05-09 17:01:06
比房子更荒唐!一个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抵得上两三个年轻人的工资?

比房子更荒唐!一个退休老人的养老金抵得上两三个年轻人的工资?

巢客
2025-02-08 05:35:02
偷鸡不成蚀把米!墨菲公开质疑赵心童,不料自己的“底裤被扒”

偷鸡不成蚀把米!墨菲公开质疑赵心童,不料自己的“底裤被扒”

情感大头说说
2025-05-10 11:40:59
按了就得买?国产榴莲逼退天价神话,价格骤跌90%,泰国破防!

按了就得买?国产榴莲逼退天价神话,价格骤跌90%,泰国破防!

火星方阵
2025-05-09 19:09:28
姜妍最近大大方方公开了个喜讯:

姜妍最近大大方方公开了个喜讯:

小光侃娱乐
2025-05-10 12:20:03
颜值不够多多露肉,52岁陈慧琳的三角裤,终归是撕下了自己的体面

颜值不够多多露肉,52岁陈慧琳的三角裤,终归是撕下了自己的体面

东方不败然多多
2025-05-10 11:56:23
2025 年社保新规:6070 后一次性可以补缴,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

2025 年社保新规:6070 后一次性可以补缴,大家千万不要错过机会

锤不倒的拖油瓶
2025-05-09 22:05:38
弗里克可能成第二位国家德比4连胜开局的巴萨主帅,上一位是瓜帅

弗里克可能成第二位国家德比4连胜开局的巴萨主帅,上一位是瓜帅

直播吧
2025-05-10 16:05:55
就在今天,5月10日上午,斯诺克传来1个好消息,赵心童真的赢麻了

就在今天,5月10日上午,斯诺克传来1个好消息,赵心童真的赢麻了

春序娱乐
2025-05-10 11:05:09
老板豪气,巴黎主席纳赛尔赠给全体员工欧冠决赛门票,并报销差旅费

老板豪气,巴黎主席纳赛尔赠给全体员工欧冠决赛门票,并报销差旅费

雷速体育
2025-05-09 23:22:15
英媒:曼联全主力阵容赴东南亚,国际比赛日前不到48小时返英

英媒:曼联全主力阵容赴东南亚,国际比赛日前不到48小时返英

懂球帝
2025-05-10 16:02:11
真是度日如年!网友描述嫖娼被拘留的经历

真是度日如年!网友描述嫖娼被拘留的经历

烟语法明
2025-05-04 23:41:09
嘎子色胆包天!直播带货借展示牛仔裤摸女助理大腿,对方满脸尴尬

嘎子色胆包天!直播带货借展示牛仔裤摸女助理大腿,对方满脸尴尬

八星人
2025-05-09 09:42:14
一路走好!5月刚开始4位名人去世,有人死于车祸,有人死于癌症

一路走好!5月刚开始4位名人去世,有人死于车祸,有人死于癌症

娱乐看阿敞
2025-05-10 09:18:27
中国女排首发阵容或迎调整,4大主力仍为关键。

中国女排首发阵容或迎调整,4大主力仍为关键。

民哥台球解说
2025-05-10 16:29:32
2025-05-10 18:31:00

头条要闻

多个空军基地及陆军医院遭到巴方破坏 印度最新回应

头条要闻

多个空军基地及陆军医院遭到巴方破坏 印度最新回应

财经要闻

沸腾了!中国,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体育要闻

这个老头儿,仍然是你们的头儿

娱乐要闻

李凯馨为录音风波道歉,网友不接受

科技要闻

雷军:我经历创办小米以来最难的一个多月

汽车要闻

破局者亿咖通 智向全球的科技“新势力”

态度原创

教育
艺术
数码
房产
公开课

教育要闻

母亲节至!要想孩子有出息,母亲的行为很重要,这三点千万别做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数码要闻

3199元起!华为智能门锁2 Pro/Ultra开启预售:首次掌静脉+3D人脸识别

房产要闻

海口顶级名校官宣增扩!南海大道、金盘的业主们要沸腾了!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