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安全涉及千家万户,事关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东营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回应群众对安全方便使用液化气的需求,大胆改革创新,实施“六项措施”,整合5家液化气站,规范经营模式,破解了液化气安全管理难题。
东营区原有液化石油气充装站5家,多年来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模式,气站与用户脱节、难以实施末端管理、场站建设标准较低、从业人员素质欠提升、安全投入不足等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何破解液化气安全管理困境?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做法,探索新型经营模式,积极组织召集气站负责人进行会商,并积极引进社会资源,采取社会力量并购、参股入股方式成立公司方式推动了难题破解。
“工作中,我们主要实施了‘六把钥匙’破解难题。”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工作人员介绍,第一把“钥匙”即加大资金投入,由整合而成的方源燃气有限公司出资2000万元建设一家高标准规范的国标场站。第二把“钥匙”即建立覆盖充装站、换气站、送瓶工、客服及应急人员的完整人员管理体系。第三把“钥匙”即建立钢瓶采购、置换投用、定期检验及钢瓶报废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闭环管理体系。第四把“钥匙”即建立围绕人员、钢瓶、客户管理的服务和应急体系。第五把“钥匙”即对100余名送气工进行选拔、培训、考核,经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的人员由公司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保,纳入正规管理,从根本上杜绝非法气贩从业现象。同时,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启用第六把“钥匙”,即监督建立统一客服热线“8645678”,启用较为先进的钢瓶信息化追溯系统,建设覆盖充装站、换气站、送瓶工直至用户的钢瓶信息追溯服务体系。全区液化气送气车辆统一喷漆,统一危化品运输和企业标识,统一喷涂送气服务电话,安装车辆GPS监控定位系统。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达到了液化石油气经营的“气源、灌装、计量、配送、价格、品牌、形象、服务”八个统一,实现了钢瓶监管“来源可追溯,流向可查询,责任可追究”的目的,将企业的安全生产、安全经营主体责任完全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