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港区住建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农村实际,加强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区域、选择适宜模式、完善标准体系、强化管护机制,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稳步推进、精准治理,集中组织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有效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和生活品质,打造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农村污水治理“东港模式”,相关做法被省、市各级媒体宣传报道,涛雒镇小草坡村污水治理工程被评为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优秀案例,入选省生态环境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式与技术汇编》典型案例,被全省推广。
一、统筹梯次推进,破解治理路径难题
深入调研,全面摸清现状,对农村生活污水的产生和构成、村庄污水无序排放、水体污染等现状进行调查,梳理现有处理设施数量、布局、运行等治理情况,分析村庄周边环境,特别是水环境生态容量;深入分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合理确定目标任务、治理方式、区域布局、建设时序、资金保障等,科学制定出台《东港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实施方案》,将全区6个镇322个行政村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清单,充分尊重居民意愿,发挥主体作用,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重点区域、敏感区域,体现梯次递进,不搞“一刀切”。组织测绘单位、设计单位、全过程咨询单位和施工单位合力推进东港区村庄的测绘、设计、工程预算和施工,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待面、先易后难”的原则,实行梯次推进,优先对镇驻地村、水源地保护区内等重点区域的村庄进行整治,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村、旅游特色村等试点示范区范围村庄带头实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各镇街道确定年度实施计划,并可根据辖区内村庄拆迁、新建、改建等情况变化每年调整1次计划。目前,全区322个待治理行政村中284个村已完成地形测绘,其中98个村已完成治理。
二、创新实施模式,破解资金难题
创新采用PPP模式,将五个年度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进行打包,实行政企合作,合作内容涵盖从建设到运营维护全过程,由区财政根据建设、运维绩效考核情况付年度可行性缺口补助,实现专业化运作和规范化运行。在建设推进上,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破解“建管”资金难题的同时,实现了由“建管分离”到“建管并重”转变,确保污水治理全过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考评”。
三、精准“一村一策”,破解地域差异难题
充分考虑村庄不同区位条件、地理环境特性、人口集聚程度、污水产生等原因,坚持一村一策,分类分区选择治理技术。比如,涛雒镇小草坡村生活污水充分利用周边闲置的沟渠、库塘进行生态化改造,创新利用三格池、水生物、水植物,采用厌氧池+稳定塘+人工湿地的生态污水处理技术,建设了雨污分流管道、清扫口、厌氧池、稳定塘(缺氧+好氧)、人工湿地工程。根据地势采用自流式管道,生活污水全部收集,进过“厌氧池和稳定塘”处理,最终进入人工湿地进行生物降解,出水水质可达一级标准,该村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100%,同时每月对污水进水和出水水质进行化验检测,配套负责人员,不定期维护,每年对厌氧池清掏1次,水生植物生长旺季及时收割,冬季及时清理水生植物残体,雨季疏通污水管道。陈疃镇西陈疃三村污水收集系统采用“沟底硬化防渗+盖板”和埋设污水道收集相结合的模式,污水处理末端建设污水收集池,用于收集生活污水和初期面源污水,污水达到设定水位时抽运至附近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后村镇挪庄村结合“户户通”工程埋设雨污分流管道,每户污水出水口设置清扫井,每隔50米左右设置污水检查井,末端建设调节池和AAO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生活污水经支管网收集,汇流至调节池均质均量,混匀后经污水提升泵站提升至污水处理站,出水水质可达一级标准,可日常用于农田灌溉或村内绿化。
四、完善监管机制,破解后续管护难题
探索以区为监管主体、街道为责任主体、村为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第三方运维机构为服务主体的运行机制,形成工作推进合力。由东港区住建局等相关部门每年开展一次常规评价、不定期开展临时考核;镇、村落实属地监督职责,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督查的运行管护机制,实行污水管网巡查制度,每村配备专(兼)管员,常态化巡查管控,确保在第一时间进行维修维护。出台评价办法,对后续服务市场化运行、达标处理等情况明确考核要求,考核结果与年度可行性缺口补助挂钩,倒逼企业方落实服务责任,建立起长效运行管护机制。
五、智慧化监测,破解污水治理运维难题
坚持数字赋能高质量发展,抢抓“互联网+”发展机遇,拓展数字应用场景,依托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构建“智慧住建”平台体系,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贯穿城镇化全过程,积极构建创建生态链,借助科技力量助力农村生活污水智慧化、精细化管理。通过智慧住建监管平台实时监控污水收集池的液位高度和污水处理设施的液位、进出水量、设备运行状态、电能、动力设备(水泵、风机等)运行状态等关键信息,平台与运营单位人员手机绑定,待污水收集池达到设定水位或污水处理处理设备运行出现异常自动发送信息告知,反馈及时、定位准确、处置有效,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大大提升监管和运维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