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东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围绕党委中心工作,扎实推进依法治市,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法治东营,为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先后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全国禁毒示范城市”等称号;广饶县李鹊镇获评全省首批乡镇(街道)法治政府建设先进典型;东营区依法治区办等6个集体和16名个人荣获省级荣誉。
一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取得新成效。中央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后,市委迅速召开常委会议,传达学习上级会议精神,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措施,并迅速召开依法治市工作会议,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作出部署安排,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在东营落地落实。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带头学习,市委党校主体班次开设“习近平关于法治建设重要论述”等相关课程,市委组织部、市委依法治市办依托党员学习教育平台举办网络培训班。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八五”普法规划,进机关、进校园、进基层,确保各级各部门学习培训覆盖率达100%。创新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宣传活动形式,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入脑入心、家喻户晓。
二是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市的制度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加强依法治市顶层设计,推动出台法治东营、法治社会、法治文化、“八五”普法等法治规划和实施方案,确立了全面依法治市的路线图、施工图。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基层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的意见》,推动5个县区、40个乡镇(街道)党委法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全部设立,市、县(区)、乡镇(街道)法治建设三级贯通,法治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抓好“关键少数”,进一步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建立领导干部“五法并举”制度,规范领导干部任前考法工作,全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工作实现全覆盖。2021年,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市政府常务会议举办专题法治讲座4次、专题学法8次,7批154名拟提拔使用干部参加任前考试12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向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述法,其他领导干部按照程序规定参加年终述法。
三是依法治市实践成果丰硕。突出重点领域立法,制定《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东营市电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办法》等法规规章。依法履行政府职能,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活动,推荐市及垦利区、广饶县三个政府和两个项目(“创新政府负责体制,构建一体化社会治理格局”、“完善‘一创三合’模式,绘就多元调解新‘枫’景”)参加创建。深化普法与依法治理,不断提升法治社会建设水平。组织开展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履职评议活动,探索建立国家机关落实普法责任制督察督办制度,实施开展“谁执法谁普法”示范单位创建工作,率先在全省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建立起以人民调解为主力、以社区为基本单元,实体化、专业化、智能化、闭环式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体系,目前全市共有各类调解组织2045个,调解员6431名,调处各类矛盾纠纷5718起,调处成功率97%,工作经验被司法部《司法行政工作交流》版刊载。市域社会治理取得新突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交流会、全省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推进会上分别作了典型发言,省委常委会246次会议要求系统总结网格化服务管理“东营样板”经验。
四是法治服务和保障高质量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市委政法委制定《关于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服务保障新时代东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督促指导政法机关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和服务。审判机关积极主动服务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设立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司法修复基地,检察机关发挥环境公益诉讼作用,公安机关在黄河流域率先建立“生态警长”机制,构筑起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法治屏障。市委依法治市办制定《优化法治环境问题清单和责任分工》,提出3个方面16项具体问题73项整改措施,督促整改落实,推动解决法治领域内突出问题。市司法局组织开展涉企执法中破坏法治营商环境专项整治工作,指导行政执法机关精准施策、差异化监管,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提升监管效能。进一步拓展“首次不罚”“首次轻罚”适用领域,对全市涉企轻微违法行为免罚清单和涉企一般违法行为轻罚清单进行动态调整,涵盖29个行政执法领域388项违法行为,执法部门办理免罚轻罚案件4294件。
五是法治领域改革蹄疾步稳。聚焦关键领域,抓好改革任务落地落实。深入推进行政审批改革,加大简政放权力度,提升行政服务效能,市域内所有县区、开发区实现“同权审批”,行政审批事项分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率达100%。深化“证照分离”改革,实施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清单制度,纳入29个市级部门单位507项证明事项。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入推进重点领域综合执法改革,加强乡镇(街道)综合执法机构建设,逐步实现基层一支队伍执法。继续深化司法责任制综合配套改革,统筹抓好司法责任制改革、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等重点改革和关键环节,坚持以改革的思维和方式破解司法领域难题。市检察院非羁押诉讼“三位一体”制度体系被评为全国首批检察改革典型案例,全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