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2月24日讯 按照淄博市委市政府工作安排,今年淄博市将实施涝淄河(商场路-高新区北界)综合整治工程,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方案设计阶段,现面向广大市民征集意见和建议。
此次涝淄河综合整治工程,北起高新区北界,南至商场路,全长9.8公里。此次综合整治,将从保证河道安全入手,重塑水生态环境,结合市民沿河赏景、运动休闲需求,打造安全、生态、亲民、美丽的城市内河,全力谱写一河两岸、生动优美的时代篇章。
设计图
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拓宽河道
涝淄河现状河道行洪标准过低、堵点较多、雨季排洪不畅,汛期常导致河水漫溢,影响城市交通及周边百姓安全。本次改造的主要工作是拓宽河道断面,按百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拓宽河道,增强河道行洪能力。沿河新增钢坝闸10座,雨季放下闸口,保证行洪安全;旱季抬闸蓄水,结合城市中水系统改造,实现四季河水潺潺。
涝淄河现状河道内存留一条污水方沟,不但影响河道行洪能力,还存在外泄污水污染河道的生态隐患。本次改造将河道内污水主管道迁移,在河道外侧新建DN800-DN1600污水管道,同时将污水管道标高加深,保证雨水支线排水畅通,不但提高河道的行洪能力,也可以解决雨污分流的问题,保证河道水质清澈。
结合河道改造,将对沿河12座市政桥梁和9座跨河人行桥进行翻新改造,提升桥涵过水能力,保证河道行洪安全。
设计图
重塑水岸生态 打造城市生态廊道
现状河道两岸植被单调,空间利用率较低,河道驳岸形式僵硬。为提升城市水绿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分段规划,将城市界面、水系河道与生态绿化相融合,打造水清岸绿、生机盎然的城市生态廊道。
商场东街至联通路沿线的河道紧邻东二路,河道绿化带与城市道路绿化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城市沿河景观带。在此区域,着重强调水岸生态环境与城市交通功能互补,在绿色空间内科学划分市政道路、城市慢行系统、滨河步道等三级交通系统,整合城市生态空间,打造水绿交融的城市绿廊。
涝淄河大部分河道穿行于城市居住区之间,河道绿化带紧邻居住区边界,与沿岸百姓的生活密不可分。修整一新的水绿空间不仅是城市生态的重要载体,也是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在此类区域,着重协调水岸生态与百姓生活的关系,构建全龄友好型城市生态界面,增设群众休闲健身场地、设施,打造和谐幸福的河畔新生活。
本次整治的涝淄河有很大一部分河道穿过淄博的老工业区,虽然以张店钢铁厂为代表的工业企业早已经搬迁,但淄博人民的时代记忆却不能磨灭。在这个区域内,沿河新建以“张钢记忆”为主题的生态湿地公园,依托涝淄河的水岸生态,将过去工业污染严重的老工业区,改造成集生态涵养、文化休闲、市民运动健身于一体的城市生态核心。
设计图
增设服务设施 构建全龄友好城市
“以人为本”是现代城市管理的核心理念,构建“全龄友好“提升城市关怀与温暖,是新时代城市建设者的重要使命。结合群众需求,增设多点式群众休闲活动空间、体育运动空间、儿童娱乐空间,让不同年龄段的市民和谐共享城市服务设施。
结合实际场地情况,适当开放林下空间,尽可能多的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休闲健身设施。在有限的场地内,合理调配生态绿化用地与市民活动用地,解决用地不足的矛盾。关爱特殊人群,大力推进无障碍社区的建设,充分考虑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公共服务设施等。沿水岸活动空间合理布置卫生间、便民服务驿站,适当增加公共卫生间密度,解决在河畔休闲活动的市民如厕难的问题。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民对慢行系统的需求日益提高。共享单车,以及电动共享单车的出现,为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多方便,与此同时,非机动车与行人道路权属的矛盾日益凸显,城市交通管理也面临着新的考验。在涝淄河绿道设计中,着重考虑非机动车道与滨河步道的空间关系,设置分级慢行交通系统。规范非机动车在河畔的通行范围与停放区域,最大限度保证游园步道的通行安全。
沿河增加清晰的标志、标识等公共导视系统,提高城市服务水平。提升游园灯光系统,合理规划公共活动空间的照明度,保证水岸活动安全。因地制宜,适当提升城市重点区域的景观亮化。
设计图
提升东部老城绿色生态品质
崭新的涝淄河,将成为一条城市的蓝丝带。把张店区儿童公园、高新区文体公园、南营公园以及即将沿河修建的张钢记忆湿地公园和众多中小型休闲活动场地,链接成一条绿色生命线。在淄博市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以水绿生态廊道的形式,整合流域内生态资源,串联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大幅提升淄博市东部老城区的绿色生态品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幸福感、获得感,重新诠释河畔新生活。
涝淄河综合整治工程应该怎么改?应该有什么设施?欢迎您扫描二维码参与涝淄河综合整治工程问卷调查,或拨打淄博市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电话3172508,您的好想法和建议意见将成为提升改造的重要依据。
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莉莉 通讯员 夏俊强 代国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