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客松,折柳别,让世界遇见中国式浪漫
近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举行。在“纪念时刻”环节,冬奥会选择了“折柳”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方式演绎。伴随一首《送别》曲,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普通人手捧柳枝,汇聚在场地中央,代表着一年365天的思念。(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人的情绪一直是丰沛且内敛的,不会直接将难舍难分写在脸上,挂在嘴上,而是以物寄情,托思于物。“柳”音同“留”,意思是请即将告别的人留下,“折柳”一词便寓含“惜别怀远”之意,含蓄且浪漫。在中国古时,亲友离别时就有折柳枝相赠的风俗。最早在在汉乐府《折杨柳歌辞》中,就有“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的表达,这一风俗从两千年前的古老诗歌吟唱至今,从未断绝。
“折柳亭边手重携,江烟澹澹草萋萋。”
“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那言柳乱垂,尽日任风吹。欲识千条恨,和烟折一枝。”……
在数不尽的诗词的强化深化下,“折柳”这一独具东方文化韵味的送别方式其意蕴愈加深厚浓郁。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上,表演者还在LED地板屏上进行了优美的互动,展示了柳树的形象,每一个细节都突显出以“折柳”作为“送别”主题的深刻寓意及主创团队的独具匠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折柳寄情”的演绎,与17天前开幕式鸟巢上空的璀璨烟花第一次在空中呈现出的“迎客松”造型遥相呼应。开幕式上,一棵由焰火组成的“黄山迎客松”绽放在鸟巢上空,姿态优美奇特,造型逼真有型,一侧的枝杈伸出,似在展臂欢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的客人,传递出中国热情、开放、好客的文明风度。
迎客松生长在黄山之巅,更生长在中国人的心中。它不仅是中国人心中欢迎贵客的象征,也是中国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象征,是中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开幕式用烟花演绎迎客松,即传递出了中国人的好客文化,也借助烟火将国人心中的热情奔放传递出来,充分表达出我们对全世界来宾的欢迎。
来时迎客松,走时送别柳。中国给全世界的浪漫令人久久难以忘怀。
冯彤彤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42792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遭百余次攻击 5人受伤
- 235609北约秘书长承认:北约成员国弹药库存因援乌已见底
- 313558深夜突袭!乌攻入俄本土,库尔斯克俄空天军基地惨遭轰炸
- 410807湖北发布已删除洽谈引进迪士尼乐园一文
- 510731这是印度今年最悲伤的一天,至少暴露了三个问题
- 68671印媒:印度奥里萨邦列车相撞事故已致207人死亡
- 78669浙江一货车撞翻警车 两名95后辅警被压在车中身亡
- 87313印度铁道部长:奥迪沙邦列车相撞事故罹难者将获100万卢比赔偿
- 14268高福:“离谱”!BBC又被抓现形
- 22885足代会最快8月召开 辽宁省体育局局长
- 32669习近平就印度奥里萨邦列车脱轨相撞事故
- 42087美防长言毕,解放军高官反击!
- 51816美方炒作中国军机拦截行动 解放军高官
- 61555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就美加军舰过航台湾
- 71280迪士尼将落户武汉?上海迪士尼官方:不
- 81272中国代表团:美国才是南海局势紧张的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