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3 16:39:29 来源: 文明日照
举报
在生活中,许多残疾人面临着“上不了学、出不了门、离不了人、就不了业”等急难愁盼问题。如何整合政府、社会、家庭的力量,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快乐生活?
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黄墩镇进行着有益实践:建设“如康家园”,将新时代文明实践融入其中,形成“日间照料+康复+助残”的“3+N”服务模式,并将“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建设纳入年度重点改革事项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重点民生项目,让一项又一项的暖心措施凝聚成残疾人的幸福保障。黄墩镇“如康家园”残疾人之家是以盛浔医康养中心为基础,为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集托养、康复、辅助性就业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宽敞的康复室、全面的康复计划、暖心的工作人员……在这里,真正解决了患者在康复训练中存在的众多问题。在专业医生的看护下,每一位患者都能有效使用各种康复训练器械,更好地促进身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
“刚来的时候我都动不了,喝水、吃饭需要别人帮忙。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康复训练,现在吃饭、穿衣都能自己做了,也可以慢慢站起来走几步,效果非常好。平时还有人跟我聊天,也交到了朋友。不但身体好了,心情也愉快了。”51岁的刘相东说。“如康家园”的日间照料,让更多残疾人实现了“走出家门、融入社会”的愿望,不仅解决了残疾人自身的照料问题,还解放了残疾人家庭劳动力、促进了社会和谐。通过做康复锻炼,刘相东现在已从失能状态恢复到半失能状态,还在继续好转中。“现在我上午做康复训练,下午做些简单的手工劳动,每个月能挣近500元,不但身体好了,还能帮家人减轻点负担。”刘相东的脸上洋溢着感激之情。帮助残疾人走出家门,只是“如康家园”功能发挥的第一步。带动残疾人创造价值、自主实现收入,才是“如康家园”建设的初衷所在。“2020年,我们设立了自己的辅助性就业工作室,组织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做一些茶叶包装、打包等力所能及的手工活。”“如康家园”负责人孔凡诺说,通过这些简单的手工劳动,有的人每个月能拿到400元以上的收入。
早期的订单式手工活是不定期的,缺乏保障。为改善这一情况,让残疾人有稳定收入,盛浔医康养中心2021年又投资10万余元,新增一套豆制品加工设备。如今,黄墩镇“如康家园”有了辅助性就业项目,如豆制品加工、分装、打包等,让残疾人的生活更有保障,也为他们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2021年,黄墩镇对残疾人的贴心服务又向前迈进一步,建设社区康养驿站,把为残疾人提供的日间照料、居家服务、康复治疗、心理疏导、免费就餐等多样化服务延伸至社区、村庄。目前,黄墩镇已打造9个康养驿站。“服务一人、解放一家、稳定一方”,正是“如康家园”发挥作用的生动写照。接下来,黄墩镇将逐步推进社区康养驿站建设,实现社区、村庄全覆盖,让残疾人服务保障更全面、更有力。
本文来源:文明日照
责任编辑:
贺亚宁_rizhao_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