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日照市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通报了2021年我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分析了近期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新趋势新特点、我市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发案规律,明确了下步工作举措。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犯罪之一,也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健康发展和群众安全感的隐患。
2021年,全市公安机关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靠前一步、主动作为”理念,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抓手,全面推进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立案数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下降,全年下降11.4%,损失数连续四个月实现同比、环比“双下降”。
日照公安在全省率先成立由市委书记与市长任双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主导、公安主推、部门主管、社会共治”的治理体系。
全年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1123起、抓获嫌疑人597名,为群众追回经济损失2202.9万元。
建立市、县、镇、村四级宣传防范体系,开展“六进”系列宣传活动,受众超140万人次。
在全省率先开通96110全国反诈预警劝阻专线电话,实行“两方接警、三方通话”机制,争分夺秒快接警、快录入、快挽损,全年共止付涉案银行账号16074个,冻结账号3218个。
建立“市局—分县局—派出所”三级反诈预警劝阻体系,全市共拨打预警劝阻电话19.4万个,发送短信12.2万条,预警劝阻20.9万人次,避免群众经济损失7200余万元。
推广普及“国家反诈中心”APP,全市超164万人完成注册安装,覆盖率达55.50%,有效守护了群众财产安全。
压实行业责任和前科高危人员“双管双控”措施,对850名涉诈重点人员建立全息数据档案,动态掌握轨迹,严防再次作案。
受多种因素影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仍呈多发趋势——
作案手段专业化。专业化、技术化、组织化、跨国化成为诈骗团伙逃避打击、适应生存的新选择,犯罪手段不断翻新变化,近两年来的发案诈骗套路达300余种。
受害群体扩大化。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突破了传统犯罪中受害对象选择的局限性,精准诈骗更具针对性、指向性,欺骗性更强、成功率更高。
犯罪主体年轻化。许多“90后”“00后”成为案件新生力量、骨干成员,在“12.31”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抓获的76名犯罪嫌疑人中,有75人为“95后”。
通过分析2021年发案情况,我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有以下规律——
从发案形势看,传统接触式案件大幅下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2021年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2406起,占全部刑事案件的46.5%,案件损失金额高达亿元。
从发案区域看,案发地主要集中在东港和莒县。
从发案类型看,全市电诈案件发案类型起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刷单类、杀猪盘、网络贷款类、冒充客服退款类、网络购物类、游戏诈骗类。
从受害人群看,年龄集中在20-50岁之间,约占总数的87%以上,其中20-35年龄段主要被骗类型为刷单类诈骗,36-45年龄段主要被骗类型为投资理财类诈骗。
从作案手段看,网络犯罪专业化、集团化、产业化趋势明显,作案手段花样翻新,形式多种多样,精准诈骗更具针对性、指向性,欺骗性更强、成功率更高。
下步工作中,全市公安机关将继续倡树“严真细实快”“用脚步丈量”工作作风,深化“打、防、管、控、宣、治”各项措施,加强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坚持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势头,坚决打赢这场反诈人民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