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疫情防控多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2022-01-11 10:16:18 来源: 鲁中晨报 举报
0
分享到:
T + -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立100周年,滨州市卫健系统汇聚力量、上下联动,开拓进取、拼搏奋斗,推动卫生健康事业大踏步前进、健康滨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在滨州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卫生健康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决策部署,谋全局、抓改革、促发展,疫情防控救治体系更加完善,公共卫生健康服务得到强化,

医疗卫生和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建成29处核酸检测实验室,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全省领先

有序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

滨州市卫健系统以强烈的责任担当,快速响应、周密部署、冲锋在前、连续奋战,真正做到见事早、行动快,全力以赴确保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多项重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做好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提前完成全市389万常住人口核酸检测预登记,确保2天内完成全员检测任务;建成29处核酸检测实验室,全市检测能力达到16.97万管,超额完成8.5万管省定标准;组建了由市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为成员单位的城市核酸检测基地,日检测能力为8.08万管;制定全市重点场所和重点人群核酸检测10项工作规范,32类重点人群和13类重点场所“应检尽检”,2021年累计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709.46万人份。2021年11月份全省首次通报规范检测率,仅滨州与济宁达到100%,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加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积极构建免疫屏障。全市设置新冠疫苗接种点128处、接种台639个,日接种能力达15.57万剂,占常住人口比例3.97%,远超全省1-1.5%标准。18岁及以上人群、18-59岁人群、60-69岁人群、70岁及以上人群、12-17岁人群、3-11岁人群第1剂接种率等6项指标,均提前达到省要求目标,滨州疫苗接种工作持续走在全省前列。

提高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

2021年10月14日,滨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揭牌成立

滨州市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紧急手术救治

全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标准由人均74元提高到人均79元,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职能健全。医疗、公卫、中医省级“三大区域中心”汇集落户滨州。继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被确定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后,年内,市中心医院被确定为“省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救援区域中心”,市中医医院成功获批“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滨州成为全省“三大中心”汇集落户的三个城市之一,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保障能力显著提升。总投资3.04亿元的4个抗疫特别国债项目,即市疾控中心改造提升工程、鲁北传染病防治中心、市中心医院传染病病房楼改建和市精神卫生中心改建项目,主体已完成。完善重大疾病防控体系。谋划建设重大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加强区域内传染病监测预警。适龄儿童免疫规划八苗全程接种率92%,建成数字化接种门诊100处、智慧化接种门诊22处;市县两级疾控中心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规划编制。提升精神卫生服务管理能力,全市精神科医师155名,达到每10万人3.8名配备标准。提升应急救援水平。全市疾控系统传染病疫情快速监测联防联控平台正式启用,市县一体化应急指挥体系更加高效便捷。深入开展健康促进活动,阳信、博兴成功命名省级健康促进县,省级健康促进县实现全覆盖。

城乡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医院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21年5月14日,滨州市卫生健康委举行全省“万名医护下基层”系列活动滨州启动仪式

实施重点专科引领带动。起草《全市“十四五”时期临床重点专科“腾飞计划”建设规划》,创建市级临床精品特色专科12个、累计创建51个。做强县级医疗服务。100%的县(市)级综合医院达到国家推荐标准并达到二级甲等以上水平,胸痛、创伤、卒中、癌症、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六大中心”实现县域全覆盖。强化信息化技术支撑。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与省、市、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实施社会保障卡与居民健康卡“双码融合”全省试点,在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全面推开,全市电子健康卡注册330万人,使用87.9万人。深入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三年提升行动。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创成社区医院20处,实现县区全覆盖。加强基层人才学科培养。持续开展“千名医师下基层”活动,扶持基层建设特色专科42个;加大全科医生培养力度,全市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合格全科医生5.53名;全市具备大专及乡村全科助理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达59.17%,指标水平全省前列。争取强基政策落地。为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每年给予不低于2万元的财政补助;落实60岁以上老年人130元/人的家医签约服务费,优绩优酬,乡医人均收入增加1540元。

大力发展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提升重点人群服务质效

滨城区里则街道中心幼儿园托班宝宝们正在做游戏

遴选10家市级托育示范机构,全市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318家,总托位数1.267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2个,超额完成省1.6个托位数任务目标,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大力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市妇幼保健院院、滨城区妇幼保遴选10家市级托育示范机构,全市提供托育服务的机构318家,总托位数1.267万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3.2个,超额完成省1.6个托位数任务目标,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大力推进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市妇幼保健院院、滨城区妇幼保健院院、无棣县妇幼保健院院即将搬迁启用,沾化装修中,阳信主体建设中。妇幼保障取得阶段成果。孕产妇死亡率持续下降,2021年全市住院分娩活产儿2.5万人,孕产妇“零”死亡;完成农村妇女“两癌”检查11万人,完成率98.2%。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孕前优生覆盖率99.8%,新生儿“四病”筛查率98.9%,免费产筛率98.3%。确定全市农村奖扶对象13.2万人、特扶5967人,按季度发放特扶金3931万元。营造关爱老年人浓厚氛围。实施“银龄安康工程”,政府财政出资1638万元为82万名60周岁以上老人全部投保意外伤害保险;实现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城市及城际公共交通工具;为9.2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补贴拨付3460万元。提升重点人群服务质效。2021年,市政府将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管理列入民生实事清单,积极协调医保出台两病用药保障、提高报销比例等激励政策,通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高效融合,深入推进“三高共管 六病同防”试点工作。

完成医养健康产业营业收入75亿元,健康服务保障多元优化

沾化区通过紧密型县域共体建设,让基层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上级医院的同质化服务

深入实施健康滨州15项专项行动,印发《健康滨州行动监测评估办法》《健康滨州行动督导评价办法》,成立市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和专项行动工作组,起草了《滨州市“十四五”卫生与健康规划》,对未来发展框架进行布局谋划。以15项专项行动为引领,以118项监测指标为抓手,持续提升全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和迎审知晓率。大力推动医养健康产业发展,全市完成医养健康产业营业收入75亿元,超额完成2021年初目标任务;2021年,全市完成免费健康查体6.4万余人,查体率超过80%,定点医疗机构落实门诊、住院减免10.9万余人次,累计减免金额645.2万元。

凝心聚力再出发,砥砺前行谱新篇。2022年,滨州市卫生健康系统将进一步抓好新冠疫情防控,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补齐人才短板,提升医疗服务能力,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强化人口和家庭服务管理,推进健康滨州建设,引领全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记者 彭翠翠 通讯员 刘斐 报道

AY 本文来源:鲁中晨报 责任编辑:田望月_SD420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