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完善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法制体系
为进一步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协调性,实现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东营的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省委、市委积极研究谋划推进《东营市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与修复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王良同志在审查阶段亲自予以修改,市委书记李宽端同志亲自部署调度并听取工作汇报。2021年12月3日,《条例》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定于2022年1月1日正式颁布实施。《条例》锚定系统修复东营脆弱生态,重点研究解决工矿区生态修复、特有树种柽柳林封育区建设、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关键问题,与《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东营市湿地保护条例》《东营市海岸带保护条例》《东营市湿地城市建设条例》共同建立起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地方性法制体系,让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黄河入海口这片共和国最年轻的土地上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绘就新时代法治东营建设“总蓝图”
《法治东营建设规划(2021—2025年)》《东营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和即将出台的《东营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共同构建起新时代法治东营建设的整体布局,确立了全面依法治市的总蓝图、路线图和施工图。
2021年11月9日,市委印发《东营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包括“总体要求、主要任务、组织保障”三大部分,三大部分又涵盖10个方面19个子项目,该规划的制定实施,能够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营造全社会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为东营开创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局面奠定了坚实法治社会基础。
2021年12月16日,市委印发《法治东营建设规划(2021—2025年)》,这是我市第一次制定印发关于法治东营建设的专门规划,共分九大部分32个子项目,创新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体例设计方面,首次以规划形式提出到2025年法治东营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把中央和省委关于法治建设的决策部署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二是在主要任务方面,提出以“八大体系”建设为重点,制定了针对性较强的措施,深化全面依法治市实践。三是在结合我市实际方面,紧紧围绕保障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统筹推进法治东营建设,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1年12月30日,市委印发《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共分为八个方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明确重点普法内容;持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深入推进依法治理;提高普法针对性实效性;工作步骤和阶段安排;组织领导和实施保障。该《规划》的制定出台,是对《东营市法治社会建设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中“推动全社会增强法治观念”内容的进一步细化,为高质量推进“八五”法治宣传教育提供了方法和路径,为营造更加浓厚的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夯实了制度机制保障。
三、推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走深走实
(一)锻造过硬法治工作队伍。按照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自觉将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同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把锻造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双过硬”的法治工作队伍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精心谋划安排、扎实部署推进。紧扣“忠诚”主题,坚持开门搞整顿,深入开展律师、公证、司法鉴定行业专项整治和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建立健全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多措并举查摆整治顽瘴痼疾,推动教育整顿常治长效、落地落实;认真开展政治教育、党史教育、警示教育、英模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法律工作者从学习教育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切实凝聚起加快建设更高水平法治东营的强大合力。
(召开全市司法行政系统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工作推进会)
(东营市司法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
(二)创建全国公证、司法鉴定行业顽瘴痼疾整治示范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期间,全国教育整顿办顽瘴痼疾整治组在全国范围内选定了一批基础条件较好、调查研究能力较强、具备相关制度机制先行先试条件的市县政法单位作为联系点,针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司法活动突出问题和顽瘴痼疾开展相关工作。东营市司法局作为全国教育整顿办指定的全国唯一一处公证、司法鉴定行业顽瘴痼疾整治联系点,承担整治公证、司法鉴定行业突出问题,健全完善公证和司法鉴定行业违法违规行为处罚、惩戒规则等主要任务。东营市司法局坚持改革创新、先行先试,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排查整治顽瘴痼疾223件,查实处结违法违规问题74个,出台规章制度15项,实现了从“整治联系点”到“综合示范点”的跨越。
(司法部司法行政队伍教育整顿顽瘴痼疾整治联系点座谈会在东营市召开)
(三)提高行政复议案件审理质效。按照省司法厅关于“开展行政复议质量提升年”活动的部署要求,2021年6月25日,制定印发《中共东营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关于印发〈东营市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健全行政复议议事组织,推行行政复议提级管辖,巩固集中行政复议职权,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降低行政复议受理门槛”等方面内容,在全市构建起“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专业保障、社会参与”的行政复议大格局。今年以来,市本级共受理行政复议申请229件,同比上年度增加31.61%;重大复杂行政复议案件听证审理实现100%。市本级累计召开案审会12次,研究疑难复杂案件80件,借力“外脑”、发挥集体智慧,有效解决了备受质疑的“内部人”办案问题,有力提升了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的专业化水平。
四、建立东营市公共法律服务产业发展基地
2021年9月2日,东营市公共法律服务产业发展基地在黄海大厦正式挂牌成立,旨在聚合律师事务所、公证处、会计师事务所、商事调解、司法评估、司法鉴定、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涉外法律检索等优质法律服务资源,着力打造“四中心+ N 联盟”法律服务产业链,即建设集法律事务中心、法律创客协同创新中心、共享中心、运营中心于一体的“四个中心”,构建法律信息共享联盟、法律援助联盟、高层次律师联盟等在内的“ N 联盟体系”。通过发挥平台优势和创新集聚作用,形成法律服务产业链联盟,促进法律服务机构之间合作交流,为东营法律服务机构与人才提供交流发展、筑梦圆梦的广阔平台,为广大群众获取“一站式”“全天候”法律服务提供全新窗口,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在黄海大厦举行东营市公共法律服务产业发展基地揭牌仪式)
五、推动镇街、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体系规范化运行
按照市两办《关于加快建设以社区为基本单元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体系的意见》要求,市司法局联合有关部门单位,及时研究出台《东营市镇(街)、社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中心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完善“吹哨报到”、准入退出等工作机制,实现制度在基层落地生根;规范县乡社区三级调处中心主任和专职人民调解员工作职责,推动多元解纷力量向社区倾斜,社区资源向村、居、楼、户延伸;明确司法所在调处体系中的职责任务,推动人民调解与多元解纷方式有机融合、有效衔接,进一步夯实了人民调解在多元调处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规范》《意见》出台以来,全市95%以上矛盾纠纷解决在社区层面,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目标。《东营市司法局坚持源头治理、基层化解,积极打造实体化矛盾纠纷多元化解调处体系》被司法部《司法行政工作交流》整版刊载。
六、法律援助远程受理的标准化建设成效明显
2021年12月31日,制定出台《东营市远程视频法律援助标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是全省首个市级远程视频法律援助标准。《指南》的出台,加快了“掌援宝”远程受理的规范化建设进程,推动了法律援助远程受理过程中人脸识别、录音录像存储、大数据审核等工作的规范应用,扩展了身份证信息自动获取、上线语音转文字、语音保存等功能,实现了对反映受援人主要经济状况的车、房、低保、救助等28条信息的“一键抓取、即查即审”,即通过“经济困难承诺+数据核查”的形式,真正做到了法律援助远程的“无证明”审核。“掌援宝”作为唯一一个公共法律服务类项目成功入选全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优秀案例。市法律援助与法制服务中心被司法部评为“法援惠民生、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
(“掌援宝”法律援助一体化平台电脑端登录页面截图、微信小程序截图)
七、实施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
2021年1月,东营市委依法治市办印发《关于在全市农村实施“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全省率先实施乡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意见》主要以提升市域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线,以增进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为目标,积极构建培育运行机制规范、组织网络健全、作用发挥明显的农村“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工作体系.目前,全市共培育“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3581名,开展培训80场次1万余人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万余件,解答群众咨询10余万人次;参与普法宣传8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万份,受教育群众达100余万人次,为加快提升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和人才支撑。
八、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为深入优化我市政务服务、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持续深入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结合我市工作实际,2021年6月23日,制定出台《东营市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全市范围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7月10日,又制定印发《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东营市市级实施告知承诺制的证明事项清单(第一批)>的通告》(以下简称《清单》),将29个市级部门单位、507项告知承诺的证明事项纳入其中,并向社会公布。《清单》要求各部门单位对纳入的证明事项制作书面告知书和书面承诺书格式文本,编制完善办事指南,分类确定核查办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有关事项既能放的开,又能管得好。《方案》和《清单》的制定实施,从制度层面解决了群众和企业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突出问题,进一步优化了我市法治营商环境,有力助推了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
九、举办山东省“弘扬宪法精神 守护黄河母亲”行动倡议
2021年11月28日,山东省“弘扬宪法精神 守护黄河母亲”行动倡议暨东营市、胜利油田“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在黄河口生态旅游区远望楼东侧广场举行。省委依法治省办成员、省司法厅一级巡视员迟丽华,山东黄河河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军,东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市委依法治市办主任成秋林,胜利石油管理局有限公司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胜利油田分公司总会计师肖国连出席活动。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宪法学习宣传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了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以宪法宣传周为载体启动开展“弘扬宪法精神 守护黄河母亲”行动,是推进黄河大保护大治理的一项重要举措。下一步,要以本次行动倡议为契机,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把握宣传重点,统筹推进全市宪法学习宣传活动深入开展,弘扬宪法精神、厚植宪法意识,奋力开创我市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
(山东省“弘扬宪法精神 守护黄河母亲”行动倡议暨东营市、胜利油田“宪法宣传周”启动仪式)
十、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圆满收官
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分别于10月16日、10月17日和11月21日举办,客观题考试报名1697人,实际参考1148人,参考率67.6%;主观题考试报名619人,实际参考612人,参考率98.7%。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单位的大力配合下,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市司法局紧抓疫情防控和考试安全“两个万无一失”,举全局之力,共同做好疫情防控、考前筹备、仿真测试、组织实施和应急处置等各项工作,实现了“零失误、零差错”。市司法局连续三年荣获司法部表彰。
(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东营考区)
(2021年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入场安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