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现在的医保政策,我的病情控制得很好,关键是极大降低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这真是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情!”家住东营市河口区六合街道后沟村的王延锋感慨道。
过去,患有尿毒症的王延锋每隔一天就要到医院做一次透析,一次就花费900余元,每年大额的就医费用让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河口区医保局工作人员在一次入户随访中了解到王延锋家庭情况后,向他详细介绍了医保政策,并根据他的实际身体情况按程序申报了慢性病。如今,已被鉴定为慢性病的王廷峰每次透析都可以通过医保报销,报销后只需自付200余元,切实减轻了他漫长就医路上的经济负担。
“现在,门诊慢性病申请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申请人可以持有效身份证或社保卡原件及与鉴定病种相关的医学资料向河口区人民医院医保服务站提出鉴定申请;另一种是在河口区人民医院就诊且明确诊断的,可直接提出鉴定申请,河口区人民医院直接调取相关资料进行审核鉴定。”河口区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仁霞表示,“这两种方式既简化了申报流程,又提高了服务效率,真正做到了让群众少跑腿。”截至目前,河口区人民医院共受理门诊慢性病申请805人次,已有521人次通过鉴定并享受待遇。
近年来,河口区不断创新鉴定慢性病的模式,由原来的“单定点”变成“双定点”服务,突破原有门诊慢性病单个定点医疗机构资格限制,将全区27个医保服务点全部纳入门诊慢性病服务定点资格认定范围,增设为两个定点资格,慢性病患者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增加离家较近的医保服务点作为定点,实现患者在家门口就能拿药就诊,同时将慢性病报销比例从75%提高到了90%。自2021年9月份以来,各医保服务点共接待慢性病患者130余人次,报销4万余元。
医疗保障是关系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一直以来,河口区医疗保障局根据实际工作状况,建立了全流程信息监测机制,加强与河口区民政局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对接,精准摸清帮扶对象底数,针对资助参保的2000人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医疗费用自付超过1万元的实施重点监测,同时对参加职工医疗保险的帮扶对象单独建立台账,实行每月动态监测管理,确保帮扶对象基本医疗应保尽保。
基本医疗是解决帮扶对象“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核心指标之一,为此,河口区建立医保管理服务区制度,成立四个专项督导小组,由分管领导带队,深入帮扶对象家中逐户了解核实医保政策落实情况,发现问题立即查明原因,督促镇(街)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帮扶对象医保政策应享尽享。目前发现问题40余条且即时整改落实到位。
“接下来,我们将不断转变工作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继续精准施策,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让群众看病就医更加放心、舒心。” 李仁霞信心满满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