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实行关键岗位重点关注办法,立足抓源治本。印发《关于对关键岗位实行重点关注的办法》,将权力比较集中、廉政风险相对较高、群众普遍关注的16个岗位确定为关键岗位,采取述责述廉、专项民主评议等5种方式进行全方位监督。将16名关键岗位人员的职责全部在网上公开,并专门开通监督检举电话、邮箱,接受群众监督,让“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
二是定期开展廉政风险点排查,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生。围绕项目招投标、财务资金管理、物资服务采购、工程建设管理、干部人事管理等权利运行的重要环节,认真排查关键岗位权力运行中可能存在的廉政风险,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2020年以来共查找42个风险点,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40条防范措施,2021年共查找15个风险点,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15条防范措施,进一步堵塞工作漏洞,防范了廉政风险的发生。
三是搭建廉政教育阵地,强化“不想腐”的思想自觉。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后,大王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全新重组,人员构成多样、思想意识多元。立足这个实际,开发区将廉政教育融入日常,根据不同群体搭建不同教育阵地,创设“课堂+刊物”廉政教育模式,开展“经常性”廉政教育,增强全体管委会党员干部廉洁意识。针对发生在身边的违纪违法案件,先后开展3次警示教育;充分利用理论中心组集体学习、党史学习教育、“蝶变课堂”、主题党日、班子例会等载体开展廉政教育15次;根据不同岗位存在的不同问题和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谈心式廉政谈话12人次,解决部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定位不准等问题;创办《党风廉政建设摘编》并定期刊发,准确宣传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路线、方针、政策,拓展干部职工廉政视野,增强廉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