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岔黑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以其产地和毛色而得名,素有“南太湖,北里岔”之称。近年来,胶州市农业农村局高度重视里岔黑猪保种选育和品牌保护发展工作,今年更是将其作为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长期性工作,积极争取并用好各级扶持资金,着力强化繁育体系建设和产业化开发,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及农民增收。
就在不久前,市农业农村局对完成2021年里岔黑猪保种选育和品牌保护项目的5家养殖场户兑现了共计213万元的扶持资金。其中,青岛里岔黑猪繁育基地作为我市唯一的一家“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拿到125万元扶持资金。“里岔黑猪的养殖成本一直是居高不下,这笔资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们的压力,这下我们保种的信心更足了。”青岛里岔黑猪繁育基地负责人赵波坦言。
据了解,里岔黑猪是不可再生的国家畜禽遗传资源,而要想保证里岔黑猪的原生态品质,就必须守好保种底线。“从2012年起,我局与我市几家比较成规模的养殖场户达成合作协议,以兑现扶持资金方式鼓励养殖场户养殖里岔黑猪种猪,并通过完善设施建设、保障养殖数量、完善档案资料等方式,确保保种工作实效。”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科高级兽医师郭建华说。除此之外,早在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就将里岔黑猪的组织样本存入了国家基因库,这也就等于是给里岔黑猪上了“双保险”,有效规避了因疫病等原因造成的灭种风险。
在守好保种底线的同时,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做好选育文章,努力提升里岔黑猪的整体品质。“选育这块儿,这些年,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按照我们的设想,如果能在不降低里岔黑猪肉质的情况下,加快其生长速度,那将使里岔黑猪在价位上更具竞争力。”郭建华说,“但这毕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的是耐心和毅力,更需要注入大量的资金。如果各方面条件都具备,我们有信心把这件事做成。”
市农业农村局还十分注重做好里岔黑猪品牌保护工作。“今年,我们申报了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明,青岛已经批了,这标志着里岔黑猪在品牌保护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郭建华说,“算上之前拿到的工商总局认定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于是有了‘双地标’,这对里岔黑猪的保种开发以及其在全国的知名度的提升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来源:胶州市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