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城投集团以寿光市高温水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工程(以下简称“大环网工程”)作为余热回收综合利用供暖项目申报2020年度潍坊市节能奖,被评为“潍坊市重大节能成果”。
为有计划地淘汰高耗能、低效率燃煤锅炉和产能落后发电机组,压减区域耗煤量,寿光市人民政府编制了《寿光市热电联产规划(2017-2030)》,明确以晨鸣、巨能热源作为中心城区热源,以城投集团全资子公司金惠热力有限公司现有燃煤热水锅炉构成市区供热的调峰和备用热源,配套建设高温水供热环网,实现城区管网互联互通,并向周边地区联网覆盖,形成“一网多源”“产供分离”的供热布局和运行模式。
根据寿政办发〔2019年〕54号文,按照“政府主导、国企运营、集约高效、长远布局”的原则,由城投集团金惠热力有限公司实施市区供热环网建设、运行工作。供热环网自巨能热电首站向南,沿兴源路、兴安路至文圣街,后沿文圣街、永泰路、洛城街、东环路、富士街、圣阳街、农圣街及静山路,全长47公里,总投资约10亿元。
该项目2020年6月开工,计划工期为两年,城投集团金惠热力有限公司仅用4个月时间,历时128天,克服新冠疫情、雨季汛情的不利影响因素,于10月28日完成管网铺设,2020年11月7日零时,寿光城区正式启动提前供暖,大环网供热新模式顺利投运,一次调试成功且全面稳定运行,实现了寿光市城区集中供热模式的重大创新,结束了寿光市城市燃煤供暖的历史,在城市集中供热行业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大环网工程通过建设寿光城区供热主干线管网,将寿光城区附近能够形成供热能力的各种热源进行连接,由“分片供热”升级为“环网供热”,城市中的各个热源向环网供热,同时各供热公司从环网按需取热,实现城市供热能源合理调度,形成“一城一网”“一网多源”供热格局。该工程充分利用热电厂的余热,淘汰城区现有的高能耗燃煤锅炉和产能落后发电机组,压减区域耗煤量,改善空气质量,实现城区供热资源共享、管网互联互通,是寿光市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对于进一步提高城区供热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保障民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节能减排、优化区域投资环境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节能角度来讲,大环网工程采取了多项新工艺、新技术:
余热回收综合利用。巨能热源通过低压缸零出力供热改造,配套建设供热首站一座,供热能力400兆瓦。晨鸣热源利用吸收式热泵机组提取循环冷却水热量,供热能力340兆瓦。后期工程建设可陆续回收其他低品位造纸余热、钢厂余热、污水源、地热、烟气余热等80兆瓦,节省供热煤耗。
构建高效低碳能源系统。热源之间互为备用,互为补充,互为调剂,系统安全稳定,城区供热已经形成了安全、节能、高效、清洁、低碳的能源系统,煤电气协同发展,打造成为绿色清洁供热、数字智慧供热的示范性工程,以实际行动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精准供热。综合运用计算机自动监控、变频调速、信息管理、优化调度技术,实现源、网、站、户联网联控,形成源、网、站、户的全热网数字化保障,实现首站、管网精准供热,终端用户按需用热,大幅降低能耗水平。
智慧供热。环网总调度中心采用KINGSCADA系统,配备智慧供热云平台,通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实现智慧供热,将人工智能应用到供热全流程,实现智慧监管、智慧运营。建设城市级“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实现供热系统全网时空分析,提升管理水平和效率。“智慧供热”管理平台建设和应用,能够加强供热行业管理,能耗定额管理,节能管理及民生供热服务和应急处理等管理水平。同时,采用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源-网-荷-储全过程供热数字化管理应用于室温采集、户端调控及二网平衡调节系统,打造物联网平衡产品,可实现换热站智能无人值守,高效、便捷解决二网失衡问题,降低投诉率、降低能耗值。
大温差技术。该项目在设计时,考虑了大温差技术,后期随着城市供热面积扩容,可在山东省率先配套大温差供热大型机组,电厂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增加供热面积50%,管网输配能力提升80%,充分保障供暖质量。
工程自实施以来,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新华社、山东电视台农科频道、山东电视台“生活帮”、《潍坊晚报》、寿光电视台“寿光新闻”等电视、报纸、网络各大新闻媒体均连续报道。
目前,通过余热综合利用和采用国内外众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大环网工程已将寿光城区每平方米的供热能耗由11.8千克标煤降为2.2千克标煤,环网2020-2021年采暖季供暖面积为1250万平方米,现阶段可实现节省标煤12.05万吨。工程完成后共关闭燃煤锅炉572兆瓦,打造了寿光市良好的营商环境,大大提升了社会美誉度,改善了城市品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城市智慧供热树立了标杆和榜样,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了样本和案例。
来源:山东潍坊寿光城投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