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黄河三角洲“极危”白鹤迁徙停歇栖息地现状评估与适应性管理项目评审总结会视频会议在东营召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项目组以及来自中科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北京林业大学、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的专家参加了会议。东营市外办党组书记、主任苏保乾主持会议。党组成员、副主任徐燕及相关科室参加了会议。
会上,项目组介绍了项目研究过程和成果。项目组通过资料调阅、野外调研、遥感解译以及居民访谈等方式,分析了黄河三角洲居民鸟类保护现状,对黄河三角洲白鹤中途停歇栖息地的现状进行了评估,对保护区内白鹤栖息地进行初步分区,并指出后续研究需要关注的问题。研究报告从提高保护区鸟类与湿地监测与调查能力、提升白鹤重要分布区的栖息地质量和恢复力、加强保护区管理部门与周边社区的交流与联系等方面提出了白鹤栖息地管理对策建议。
与会专家听取了项目成果汇报,对研究成果报告进行了审阅、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项目研究成果达到了预期目标和要求,同意结项。专家认为报告通过对实地调查资料的分析,证实近年来在保护区内停歇栖息的白鹤数量明显增加,并给出了主要的分布区域,为后续的生态监测与保护提供了参考;保护区内白鹤栖息地的初步分区对后续栖息地修复和管理具有借鉴意义;对居民的生计活动与鸟类保护的关系的分析,为加强保护与发展的权衡提供了新视角;提出的管理对策建议将为提升湿地生态系统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提供支持。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UNEP-IEMP)主任张林秀强调,本项目为今后的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了基础,将把该项目作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个成功案例和缩影在相关平台进行宣传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