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客户端济南12月11日电(杨福亮)随着城乡一体发展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出现并呈逐年增加趋势。这些昔日只能填埋处理的“老大难”,如今在潍坊寿光变成了“香饽饽”,有人上门回收,有人抢着购买。城乡街道边再也难觅建筑垃圾的踪影,实现了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三方共赢。
12月10日,寿光市环卫集团建筑垃圾处置厂内一派繁忙景象:一堆堆一人多高的红砖块和混凝土块被一台破碎筛分机“吞”进肚里,不多时,浑圆的石子、细腻的石粉、一块块“铁家伙”被分离出来,分类归置。这些都是可再生骨料,不远处的十多部大型运输车正在排队等着装货,这些经过深加工的“石子”“石粉”将被运往建筑工地,再次为城市建设“添砖加瓦”。
据了解,近年来,寿光年产生建筑垃圾量已超过200万吨。为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寿光立足生态环境保护,规范处置与再生利用并重,积极探索出一条建筑垃圾新型产业化路径,为解决建筑垃圾循环利用等相关问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寿光方案”。
寿光环卫集团副总经理刘作志说,该建筑垃圾深加工项目年处理能力120万吨、储存能力100万立方米。设备采用“破碎+磁选+浮选”工艺,将大块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处理,筛选出的细小渣土用于铺垫生产路、路基;筛选出的废木料、杂草等则送往寿光焚烧发电厂进行焚烧处理;磁选出的金属物进行再回收再利用,真正做到了建筑垃圾100%利用。“建筑垃圾处理已由早期的用于路基回填、深坑回填等初步资源化利用,逐步向生产建筑骨料方向发展。”
为让项目“吃饱、吃好”,寿光市组建了建筑垃圾及渣土专业清运队伍,对寿光市区建筑垃圾实行“三统一”管理,即统一管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该模式彻底解决了建筑垃圾乱拉乱倒、沿途撒漏等污染环境卫生问题。“对于少量建筑垃圾,我们24小时内清理装运完毕;对于大批量的,我们会派专人上门核定工程量,再制定方案,保证第一时间完成清运。”刘作志介绍道。
目前,寿光建筑垃圾处理生成的再生产品已经广泛应用于市政工程多个领域。粗骨料可用于制成低强度混凝土、装饰混凝土和大理石人行道铺装垫层;中骨料可用于路基水稳层;0.8cm及以下的建筑骨料可用以替代建筑用石粉和砂子。经过严格把关,这些再生产品都通过了专业机构的抗压、强度、物理性能等多重检测。
“现在每天都有车辆来运输石子、石粉,多的时候有十多家单位来联系业务,产品很多时候供不应求。”寿光环卫集团建筑垃圾处置厂负责人王红岩说。
据悉,该项目是寿光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做大做强环卫事业的一个缩影。寿光还投资了近亿元,建设了总库容超过400万立方米的大型一般工业固废处理厂,有效解决了寿光一般工业固废私拉乱倒、污染环境的“老大难”问题。(完)
来源:寿光发布 寿光环卫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