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退换政策“中外有别”,双标不可取

2021-12-10 16:11:58 来源: 商讯 举报
0
分享到:
T + -

近日,有消费者爆料称所购买的加拿大鹅羽绒服存在商标绣错、缝线粗糙、面料刺鼻等质量问题,但维权路上却频频受阻,就此加拿大鹅品牌以其“不得退换”的“霸王条款”再次引发舆论热议。1日,上海市消保委就加拿大鹅退换货条款的公平性和合理性问题约谈企业。(新华社12月1日)

通过此次“退货门”事件我们可以看出加拿大鹅在对待中国消费者时满满的“套路”和“算计”。首先,品牌让消费者在签署所谓“不得退换条款”后才可取货,利用了消费者对相关法律规定不清晰的特点,其实已经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自行放弃权利更是无稽之谈。但是品牌官方网站上有注明其在英美地区均有30天退货政策,实为针对中国消费者的霸王条款。

其次,面对消费者反映的质量问题时以“条款是你签的”为由处处搪塞,而面对执法方又是“一问三不知”,支支吾吾,似是而非。在经历了股价下跌和被约谈后又改口,所谓的声明也有玩文字游戏的嫌疑。而当消费者反映出质量问题时也需要将产品寄往官方鉴定。也就是说,羽绒服是否可以保修也是“加拿大鹅”说了算,消费者毫无话语权。

这并不是加拿大鹅第一次上热搜。今年年初,加拿大鹅关联公司就因为虚假宣传被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罚款45万元。加拿大鹅被看做是羽绒服界的“爱马仕”,其总裁兼CEO表示,业绩的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商渠道的快速增长和大中华区的贡献。加拿大鹅频频的举动是在“玩火”,透支了自身的信誉和形象,享受着中国市场红利却“吃相难看”。殊不知一家之规大不过一国之法,品牌自身再怎么规定也无法凌驾于法律之上。

我们要为消保委“治鹅”点赞。在监管加强的前提下,品牌商玩的“猫腻”无处遁形。加拿大鹅是有些霸气,但这种底气的来源,改口背后的诚意又有多少,更值得我们深思。其实我们的很多“国民品牌”在质量和设计上都不输国际一线大牌,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观也逐渐成熟,一些明摆的“智商税”,还要交多久,市场会给出答案。

这些年,接连有外国品牌被曝出“双标”,国内和国外市场实行两个标准,之前梦龙雪糕、户外品牌、狼爪百威啤酒等都因为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被曝光或罚款。国外的月亮不再比较圆,而如果“加拿大鹅们”依旧“名不副实”而非“货真价实”,则会有更多品牌“暴雷”,即使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也会让品牌自食其果。

作者姓名:王凯悦

王玉振 本文来源:商讯 责任编辑:王玉振_jn01
分享到:
跟贴0
参与0
发贴
为您推荐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 加载更多新闻

【TED】怎么就你减肥比别人难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返回新闻首页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