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记者来到位于正阳路的朝阳金座小区,探访供暖改造的情况。
“今年通上地暖了,每个房间都暖烘烘的,我的‘老寒腿’再也不怕过寒冬了。”说这话的是日照市东港区日照街道朝阳金座小区1号楼A座5楼居民丁元分。90岁的丁元分,有多年的关节炎病史,往年一到冬天,“老寒腿”就让她备受煎熬,每天都穿着厚厚的棉裤,腿部关节也贴着暖宝宝取暖。丁元分家一共五口人,每年冬天的时候,家里人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棉裤,既臃肿也不方便,晚上睡觉不是开电热毯就是开空调。丁元分的女儿牟宗莲说,“开空调太干了,电费费用也大。现在好了,一身轻松,在家干活都利索多了。”
同样的感受的还有1号楼A座4楼陈墙这一家。陈墙有两个儿子,每年一到冬天,陈墙的外婆为了看重孙都会来到陈墙家里住上两个月。“太暖和了,不用担心重孙冻着了。”谈到今年的变化,陈墙的外婆脸上流露出满足的笑容。
朝阳金座小区面积不大,只有4栋楼,共219户。往年,与丁元分一样,小区居民在冬季多使用天然气壁挂炉和空调取暖。这些取暖方式或多或少会存在安全隐患,而且费用较高,一直以来影响着小区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
“为了让一个老旧小区能供上暖,从现场实地查看、出具设计方案、居民意向达成一致、具备施工条件进场施工到供热运行调试,再到正式供暖一整套工作下来,不知在哪一个环节就卡住了,我们要与相关部门多方协调,协同作战才能促成这件事。” 华能日照热力客服部杨延坤说道,尽管热力公司已将用户自建供热设施建设标准送至用户手中,各个小区居民遇到问题后还是会第一时间咨询热力公司。“每天上班以后,随时有居民来电询问供热问题,大到政策解读,小到挖沟多宽多深、管道应该怎么走……我最忙的时候一上午要接打90多个电话。”
今年8月中旬,朝阳金座小区启动了集中供热改造,经过城管局、街道社区、热力公司等多方协调、历时三个多月后,于12月1日晚正式供暖。
今年以来,日照市政府将未供热老旧小区集中供热改造工作纳入“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日照市城管局把解决82个未供热小区供热问题作为全年城管领域重点工作来抓,并对改造范围、资金筹集、实施主体、完成时限等做了明确要求,力争实现对列入改造范围小区供热应供尽供,让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
到目前,82个未供热小区,基本完工小区70余个,已供暖小区48个,剩余小区正在按计划快速推进,力争早日完成改造,让居民温暖过冬。
尽管如今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成绩,但改造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华能日照热力作为供热单位,倍感责任重大,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多次召开老旧小区供热改造专题会议,从地理位置、周边管网的敷设、建设年代等因素梳理每个老旧小区的具体情况,按照“一小区一方案”的原则,制定了详细的推进计划,实行挂图作战。
因老旧小区改造的范围涉及4个街道多个社区,施工密集时最多达十几个小区同步开工,为确保供暖工程如期完工,华能日照热力压茬推进,通宵达旦施工是常态。“我们错时抢赶施工进度,从早上6点到晚上10点,大家加班加点工作,力争最短时间内完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造成的影响。”华能日照热力客服部杨延坤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隋忠伟 厉昕月 解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