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威联化学2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
威联化学200万吨/年对二甲苯项目,由东营威联化学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14亿元,建设地点位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化工产业园,建设期限为2019年5月至2022年8月,主要建设2×2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2×7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2×10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主要产品为对二甲苯(PX)、苯等,选用国际技术成熟领先的美国UOP专利工艺技术,安全环保节能等指标国际领先。
当前,Ⅰ系列2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7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10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已于2020年8月建成投产,目前运营良好;Ⅱ系列220万吨/年连续重整装置、7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100万吨/年对二甲苯装置建设过程中,计划2022年8月中交。
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增加产值约238.35亿元、利税约17.85亿元。项目属于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允许类,符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可部分缓解对二甲苯严重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并与现有产品形成上下游产业链条。
二、深圳龙电华鑫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铜箔项目
年产5万吨铜箔项目由深圳龙电华鑫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50亿元,建设地点位于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材料产业园区。项目采用龙电华鑫控股集团成熟稳定的铜箔生产工艺,产品包括高端锂电铜箔、标准铜箔和5G高频高速铜箔,主要供应LG化学、三星SDI等国际知名企业。该项目列入2020年市委、市政府着力实施的“四项重点工作”和“九个三年行动计划”。
项目分四期建设。一期、二期各建设年产5000吨电子铜箔生产线,已经正式投产运营;三期建设年产20000吨生产线,目前正在进行生产线和厂房建设及设备订购,计划2021年度建设完成;四期于2026年达到设计年产50000吨规模。
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5亿元,年利税6.5亿元,安排就业1500人,届时合盛铜业将成为国内重要的电子铜箔生产基地和国内超薄锂电铜箔龙头供应商。
三、恒昌(东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亿支新型防护手套项目
恒昌(东营)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年产300亿支新型防护手套项目由佳康医疗用品(香港)有限公司、海南航安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山东恒昌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淄博)共同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30亿元,建设地点位于东营区牛庄镇。项目总占地785亩,分三期建设。一期项目占地面积302亩,主要盘活原大海集团旗下博奥奇有限公司不良资产,建筑物4个共56000平方米,新建车间3个共43200平方米、库房6000平方米、研磨车间2500平方米,新上生产线24条;二期项目占地面积312亩,新上生产线48条;三期项目占地面积171亩,新上生产线28条,实现年产300亿支新型防护手套的生产规模。
截至目前,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1.37亿元,就业360人。1#车间建成,正在进行热试车;2#生产车间钢结构安装完成,生产线结构架、钢架施工、围护结构完成,生产线安装完成,开始水电安装;3#生产车间主体施工完成98%,地面硬化完成95%;生产各辅助设施完工,完成收尾工作。二期项目143亩土地已签订土地出让协议,规划建设手续办理完成。
项目100条生产线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4.95亿元、利润3.4亿元,预计纳税6000万元。可解决3000-4000人就业,显著改善社会环境、投资环境,持续提升城市能级。
三、中铁三局集团鲁北铁路物流园项目
鲁北铁路物流园项目由中铁三局集团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21.4亿元,建设地点位于利津县明集乡,是依托东营港疏港铁路建设的市级物流园区。园区功能定位是煤炭、石化、建材等大宗商品物流运输,同时也是黄大铁路与德大铁路货物换乘的中间枢纽。园区规划面积3528.77亩,主要建设园区综合服务中心、货物装卸区、铁路站场区、专用物流仓储区、综合物流仓储区和配套加工服务区“一心五区”。
11月19日,一期的鲁北铁路物流园铁路专用线同疏港铁路成功接轨。二期项目为鲁北铁路物流园建设项目,该项目列入2021年山东省重大项目,目前完成110.54亩土地的省政府批复,剩余617.55亩已发布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公告,各项手续正在有序推进中。
园区建成后近期可实现运力690万吨/年,园区将依托铁路运力和完善的交通运输网络,大大降低煤炭、石化、建材等大宗商品的运输成本,缓解公路运输压力,降低公路运输安全隐患,必将成为东营市多式联运物流示范基地。
四、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
通威东营渔光一体生态园项目,由中国500强企业通威集团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10亿元,位于东营市现代农业示范区工业化水产养殖集聚区,占地4226亩,布局智慧渔业、光伏发电、休闲观光三个板块,打造通威集团在全国第一个碳中和示范样板。智慧渔业板块主要进行海参、对虾、石斑鱼养殖,配套1000平方米工厂化育苗车间,设立通威生态渔业研究院,可充分利用太阳能板遮阳、挡风的作用,确保水产品安全度夏;光伏发电板块主要建设200兆瓦光伏发电阵列、220千伏升压站;休闲观光板块主要建设4300平方米的休闲渔岛、2700平方米的综合展示中心,完善观光塔、垂钓、打卡等基础设施,实现渔业与旅游融合发展。
目前,外塘于今年5月投用,已产出梭子蟹、南美白对虾、金刚虾等优质水产品300余吨,智能化养殖车间已建成,将于明年3月份投入使用;光伏发电板块已于今年1月全容量并网,截止目前,累计发电2.28亿度,节省煤炭消费指标9万余吨,为助力碳中和贡献出绿色能量;休闲观光板块休闲渔岛、展示中心、观光塔等已全部建成,计划2022年5月开放运营。
项目充分发挥新能源、高效渔业与休闲旅游的产业融合优势,走出了一条“水上发电、水下养殖、沿线旅游、综合开发”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在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同时,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