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6个月,全省前三!
财政是经济的“晴雨表”
今年以来
我市财政经济发展
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各项主要指标
均好于全省水平
为防范化解债务风险
推进国企融资
等各项工作
奠定了坚实基础
1-11月份,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9.3亿元,自6月起连续6个月位居全省第三,同比增长13.7%,高于全省平均0.8个百分点。全市地方税收完成472亿元,增长17.3%,高于全省平均0.5个百分点;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为75%,高于全省平均0.2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提高8.2和1个百分点;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主体税种完成257.2亿元,增长16.3%,充分反映了全市经济发展的较高质量。
重点行业、骨干企业贡献突出。
全市前10大行业地方税收增长21.9%,其中房地产、批发零售、机械设备制造、金融业分别增长10.5%、32.1%、14.3%、20.6%。从骨干企业看,纳税前100名企业地方税收增长30.4%,过亿元企业达22户,较上年同期增加3户。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746.4亿元,增长7.3%,占年度预算的92.1%,进度较全省平均快3.3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和教育支出分别增长20.4%、12.3%、9.8%和7.8%。同时,全力抓好直达资金落实,全市中央直达资金支出62.3亿元,占预算指标的98.5%,快于时间进度6.8个百分点,支持项目2320个,直接受益群众1173.6万人次、企业3924家。
政府债务方面,我市政府债务管控严、空间足,风险完全可控。
为做好债务风险防控,我市强化组织领导,建立起政府统一领导、财政归口管理、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各类潜在风险的研判分析,做到风险事件早发现、早报告、早干预、早处置。积极争取专项债券,助力经济社会发展。2018年至2020年,全市共发行新增政府债券361.16亿元;今年,省分配我市专项债券额度201.1亿元,居全省第三位,已于11月底全部发行完毕。按时还本付息,有力维护债券信用。202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中,我市债券还本付息及政府债务管理指标均得满分。
- 推荐
- 娱乐
- 体育
- 财经
- 时尚
- 科技
- 军事
- 汽车
- 房产

热点新闻
态度原创
- 113323北海同行斥责“4个菜1500元”价格
- 26534国家发改委印发指导意见,推动大型易地
- 35942高铁超员无法开车致无票乘客下车
- 453676省份常务副省(市)长换了
- 51763佩斯科夫:泽连斯基早已不再是普京的可
- 6152414岁男生保送清华本硕博,乡亲舞狮庆
- 71446世卫更新应对辐射和核紧急情况关键药物
- 81189国家移民管理局:加强口岸边境安全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