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山东 > 正文

多地上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0
分享至

近日,多地陆续上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一步加强兜底保障能力。

青海11月份发布通知,提高2021年全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其中,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来人均每月640元提高到每月672元,人均增长32元,增幅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来人均每年4800元提高到每年5184元,人均增长384元,增幅8%。这已是青海连续十三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此前,为缓解灾情疫情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双重影响,河南9月份发布通知,全省城乡低保标准分别由人均每月不低于570元、355元提高到不低于590元、377元,分别增长了3.5%、6.2%。

重庆也从9月份开始提高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市人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636元、农村人均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515元。

不只是上述三地,很多地方也纷纷宣布上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比如,北京宣布自2021年7月起,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家庭月人均1170元调整为1245元;上海宣布从2021年7月1日起,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每人每月124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1330元,月增加90元,增幅7.26%。

同是调整,不过各地低保标准的上调幅度却有所不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冯文猛告诉记者,这主要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方,财力雄厚,低保标准就要高些,反之则要低些。“但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低保标准虽相对较低,物价通常也较低。”

从全国情况来看,根据民政部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三季度,我国共有城乡低保对象4242.4万人,其中,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753.2万人,平均标准706.6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3489.2万人,平均标准6298.8元/人·年。

“低保制度是我国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救助对象是社会中最脆弱的一个群体,设立初衷是为了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冯文猛介绍,建立于上世纪90年代的低保制度,对很多遭遇突发状况的困难群众维持基本生活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专家认为,在此背景下,多地相继上调最低工资和低保标准,其目的正是为了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特别照顾到格外需要关爱的生活困难群众。

“从低保制度建立之初到现在,低保标准不断调整提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今后各地低保标准预期还会进一步提升。”专家表示,低保制度在居民生活遭遇困难的特殊时期“雪中送炭”,十分必要。需要注意的是,在做好兜底保障工作的同时,也应注重多措并举,努力培养困难群众逐步形成自我“造血”能力,通过个人努力谋求发展。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我所亲历的王宝强马蓉宋喆离婚案,编剧都不敢这么编

我所亲历的王宝强马蓉宋喆离婚案,编剧都不敢这么编

美工张铁牛
2023-03-12 20:32:44
取代房地产,中国的下一个暴利行业来临,草根创业者是最大受益者

取代房地产,中国的下一个暴利行业来临,草根创业者是最大受益者

森林聊商业
2023-03-23 13:35:42
刘昊然也整容了?馒化毫无少年感,撞脸杜海涛,自称拔智齿导致

刘昊然也整容了?馒化毫无少年感,撞脸杜海涛,自称拔智齿导致

八卦王者
2023-03-23 20:41:33
低级皇汉的意淫之作:冉闵《杀胡令》

低级皇汉的意淫之作:冉闵《杀胡令》

沈述慢撩
2023-03-15 22:33:14
直接警告!美军司令:一旦台海开战,美军将率先击沉中国战舰!

直接警告!美军司令:一旦台海开战,美军将率先击沉中国战舰!

阿哥说军事
2023-03-20 22:31:00
80年,66军炮兵团搞事,邓小平严肃表态:华老不宜留在中央核心层

80年,66军炮兵团搞事,邓小平严肃表态:华老不宜留在中央核心层

历史小书生
2023-03-13 17:59:31
中方专机刚启程回国,俄方已确认年内将回访,普京可能亲自来一趟

中方专机刚启程回国,俄方已确认年内将回访,普京可能亲自来一趟

田柳 Talk
2023-03-23 15:33:06
华为十余款新品亮相发布会,晚上拍的照片以为是白天,折叠机比直板机更轻

华为十余款新品亮相发布会,晚上拍的照片以为是白天,折叠机比直板机更轻

极目新闻
2023-03-23 21:01:44
北京要下雪了!

北京要下雪了!

北京百事通
2023-03-24 10:10:43
“特朗普拒捕数十人围堵,追捕却不敢开火”,AI预料现场慌乱一幕

“特朗普拒捕数十人围堵,追捕却不敢开火”,AI预料现场慌乱一幕

硬核研究所
2023-03-22 12:27:27
寿命与体重密切相关?研究发现:65岁以后,微胖的老人更长寿

寿命与体重密切相关?研究发现:65岁以后,微胖的老人更长寿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3-03-22 16:18:43
“从今天起,没人再敢对中国动武!”

“从今天起,没人再敢对中国动武!”

钟言堂社
2023-03-23 22:37:57
小宝探花撕下了女神的高冷面纱,也揭开了极品女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小宝探花撕下了女神的高冷面纱,也揭开了极品女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蕊姐说娱乐
2023-03-08 13:44:04
某地下车库女生和男友29分钟不雅视频流出

某地下车库女生和男友29分钟不雅视频流出

老勒看军事
2023-03-24 00:57:46
新加坡夫妻奔赴加拿大!入职大厂双双被裁!遣散费用完待不下去了

新加坡夫妻奔赴加拿大!入职大厂双双被裁!遣散费用完待不下去了

瞭望远方
2023-03-23 19:56:44
沈阳一面馆凌晨发生闪爆致2人受伤,附近居民:当时正在营业玻璃全碎

沈阳一面馆凌晨发生闪爆致2人受伤,附近居民:当时正在营业玻璃全碎

极目新闻
2023-03-24 10:24:25
苏州女子杀夫藏尸冰柜,根本原因不是打赏主播,而是不对等的婚姻

苏州女子杀夫藏尸冰柜,根本原因不是打赏主播,而是不对等的婚姻

人物深度观察
2023-03-23 11:54:52
76人结束常规赛,为季后赛做准备,恩比德周五回归

76人结束常规赛,为季后赛做准备,恩比德周五回归

体育前线事件
2023-03-23 20:24:15
老两口半夜“行房”,不料“兴奋”的关键时刻,发生了悲剧

老两口半夜“行房”,不料“兴奋”的关键时刻,发生了悲剧

小朱侦探
2023-03-05 00:50:02
日本青年人太难了,居然需要10年收入才能买房!

日本青年人太难了,居然需要10年收入才能买房!

卢悦心之助
2023-03-23 19:13:28
2023-03-24 11:58:44

头条要闻

中国足协竞赛部部长黄松接受审查调查

头条要闻

中国足协竞赛部部长黄松接受审查调查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国王的演讲!梅西再次高举大力神杯

娱乐要闻

胡杏儿为50岁丈夫庆生 Party像婚宴

科技要闻

华为P60 Pro上手 专属于你的影像旗舰

汽车要闻

四驱+后锁 想兼顾通勤与越野不如看看二代大狗

态度原创

本地
亲子
家居
手机
公开课

本地新闻

塌房的橄榄菜,在潮汕餐桌上到底啥地位?

亲子要闻

网友晒出幼儿园弟弟一张奖状“干饭领头羊”,网友:干饭是孩子的真本事。

家居要闻

原木风海景住宅,开启浪漫舒适生活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X3轻体验:老余兑现「折叠屏比直板机轻薄」承诺

公开课

辽宁舰一小时耗油25吨,航行中如何补给?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