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以“巩固 稳定 协同 保障”为主题的2022全国煤炭交易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落下帷幕。本次全国煤炭交易会也是日照继2019夏季、2020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之后第三次承办全国性的煤炭交易会,是什么让日照与煤交会数次相遇?日照又为此做了哪些努力?有了煤交会的平台,对于日照的发展又会带来哪些利好?
突出的区位交通优势,让日照服务了煤炭,也让煤炭成就了日照。上世纪随着兖州煤业的发现和开发,国家需建10万吨级的深水港口来完成年超3000万吨煤的外运目标,彼时的日照县位于我国海岸线中部,拥有长达7公里的自然岸线,并且有着天然水深、地质条件好、年平均气温12.5℃海水不冻不淤等优势,是难得的良好港址,在此建成的石臼港应运而生,自港口设立之初就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运输节点。
日照因港而生,因港而兴。时至今日,日照已成为一个时尚、美丽、富有活力的新兴城市,日照港也成长为年吞吐量4.96亿吨的世界级大港,其中煤炭接卸能力已达到4200万吨,煤炭始终占据港口运输存储的重要地位。同时,瓦日铁路和新菏兖日铁路两条铁路为日照煤炭运输注入了更多动力。北有兖日线,南接瓦日线,两条千公里级别铁路,途径山西、兖州等全国煤炭生产、消费的重点区域直通日照港。有瓦日铁路的配合,山西中南部地区煤炭的煤炭可直接通过港口出海,送往南方各个城市。这也使日照成为中国“西煤东运”和“北煤南调”的能源动脉、我国煤炭运输的重要枢纽。
围绕煤炭,日照进行全产业链的打造。钢铁产业方面,日照作为国家和山东省重点布局的临海先进钢铁产业制造基地,拥有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和日照钢铁控股集团公司两家大型钢铁生产企业。受益于日照强大的煤炭运输与存储能力,钢铁产业可就近获得充足的煤炭资源。同时长城、中兴、现代等车企落户日照,可与钢铁生产企业无缝对接,定制自身所需要的特种钢材,钢铁与汽车产品又可通过日照港运出。依托海陆交通便利与煤炭运输枢纽优势,日照发展起一条以煤炭为起首,以钢铁、汽车为主的临港产业体系和集群。
为服务煤炭行业与煤炭上下游产业,日照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与交易平台建设。目前,国家在日照港布局建设了国家煤炭应急储备基地,今年8月3日山焦日照配煤基地正式投产,焦煤存储量可达千万吨级别,所生产煤炭可通过铁路送至配煤基地进行存储,当各地方有用煤需求时可通过日照港迅速运往目的地,大大减少了煤炭运输配送时间。同时日照积极打造山东大宗商品交易中心能源交易平台,形成了“矿-煤-焦-钢”黑色冶金产业链、临港化工产业链等板块。随着日照煤炭储备能力的增强,煤炭存储量的增加,日照逐渐成为全国性的煤炭交易基地,在拉动当地经济增长同时,推动了仓储、物流等各个配套服务逐步完善。
着眼于煤炭但不仅限于煤炭!日照近年来,着手打造以煤炭为代表的北方能源枢纽。2019年日照市提出,坚持油气煤并举、实体与虚拟融合,大力推进能源基础设施和交易平台建设,完善能源产业发展生态体系,打造北方能源枢纽。围绕煤炭、原油、天然气、新能源提升集聚、运输、储备、交易、生产(转化)五大能力。借助原有煤炭、原油储备设施与原油、天然气管道,日照市积极沟通协调,加强对外交流联络,提升能源合作成效,与“北方能源枢纽”相关的重点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
日照市能源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孙振福介绍说:“目前,日濮洛原油管道、山焦配煤基地、600万立LNG调峰储气设施等一批项目建成投运,能源交易平台稳步运行;华能、宁旭、智恒农光互补,五莲抽水蓄能项目扎实推进;日照港华能电煤储备转运基地成功签约。”日照已逐渐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综合能源集散中心、交易中心、供应中心,“北方能源枢纽”未来将会是日照一张靓丽的名片。
今年的全国煤炭交易会举办前,煤炭市场供需经历了较大的波动,未知的市场前景更凸显出日照布局国家区域煤炭储备与交易中心的重要意义。今年,日照市政府与中煤协签订了为期10年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本次煤交会也是日照市与中煤协开启10年长期合作的启动点。“借助全国煤炭交易会,将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煤炭产业链条中各个行业的代表企业聚集在日照,通过煤交会向外界发出日照的城市名片,吸引更多人来到日照投资兴业。”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张宏表示,无论是山焦集团在日照港口建立的煤炭储备基地,还是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提升向日照港输送煤炭数量,都是通过煤交会,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日照,看到日照发展的潜力、前景以及优势而选择的合作。因煤建港,因港立市,日照正以煤炭和相关产业链条为源源不断的动力,扬起前进的风帆,开始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和城市蝶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