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碳中和高峰论坛”上,有专业人士指出,“双碳”政策的进一步推进,将促进造纸行业向新的增长模式的转变,加速优胜劣汰,进而推动行业格局优化提升,晨鸣等大型纸企将从中进一步受益。
“双碳”即“碳中和”和“碳达峰”的简称。“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双碳政策”表面上看是一项环保政策,但其实质是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顶层设计。相关政策对包括造纸产业在内的诸多产业将带来深远影响。
传统的认识是,对于很多产业来说,碳达峰碳中和都将是约束性的要求,给地方发展设定了天花板,控制高耗能产业产能产量;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涉碳的政策和行动更多是在做“发展”的加法。
有业内人士认为,从短期看,强制减排对造纸企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碳达峰”、“碳中和”政策约束下,推进林浆纸行业供给侧改革,行业格局有望继续优化。中小型造纸企业,没有足够资金实力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因此减排成本比较高(包括超过配额的惩罚成本),在高成本压制下其结局很可能是退出造纸行业或者被有实力的大型造纸企业收购。而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升级、产品创新、林浆纸一体化战略转型等策略,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获得营业利润,并且在未达到碳配额时,可将剩余配额在碳交易市场上交易获得配额收益。
造纸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我国造纸工业既是印刷工业重要的基础物资的提供者,又是各类包装材料、建材、化工、电子、能源、交通等工业部门和国防军工技术配套材料的重要提供者。造纸行业具有资金技术要求高、重规模化、资源消耗高等特点,而相对发达国家而言,我国造纸企业还具有市场集中度较低的特征。
“双控”政策以及“双碳”目标实施背景下,国内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将成为主要趋势。产业链布局完善,布局清洁能源,以及技术优势领先实现能耗降低的造纸龙头企业,将在长期趋势中充分受益。头部企业未来有望进一步整合市场,头部集中度提升改善竞争格局,中长期造纸行业盈利中枢有望上移并逐步稳定。
来源:晨鸣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