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杨庙社区老年餐厅负责人王祝娥介绍,老年餐厅每天供应新鲜的蔬菜、肉类及主食,每个老人每次只需支付1元钱,就可以就餐,既满足了老年人的用餐需求,也大大缓解了老人子女的养老负担。“集中就餐的好处是食品的质量和营养都能得到保障,老人们凑一块说说笑笑,精神面貌也都有了很大改善。”王祝娥说道。近日,走进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中心,不少老人在这里健身、打牌,临近中午,一些老人便直接在这里就餐,既热闹又温馨。“俺每天自己拿一块钱就可以在这吃顿饭,人多、热闹,服务人员对俺也很关心真是沾了好政策的光!”杨庙社区居民黄永臣高兴地说道。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包括杨庙社区在内,垦利区建设投用36家农村幸福院,其中有10多家设有“老年食堂”,面对贫困、残疾、低保等老年群体,个人只需支付1-2元钱,就可以享受膳食供应、保健康复、休闲娱乐等各类服务。垦利区除了每年拿出1200多万元兜底保障贫困、低保等老年群体基本生活以外,还大力做好老有所乐文章。
在垦利区老年大学胜兴分校,数十位老人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书法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在“家门口”感受挥墨的乐趣。
“我们分校当前设立书法、舞蹈、声乐三个教学班,招收学员近200名,像我这个年纪的老人经常出门也不方便,现在在家门口写个字、跳个舞,都很开心啊。”垦利区老年大学胜兴分校校长张伟勋说道。据了解,胜兴分校虽然建在社区,但是由区老年大学专业教师授课,课程设置和日常管理由区老年大学负责,老年人不出社区就能接受高质量教育,为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搭建了一个新平台。
目前,垦利区已形成老年大学本部带动1所分校、3个教学点的老年教育新格局,600多名学员圆了在家门口上老年大学的梦想,加上之前在农村设立的两个老年学校,垦利区已逐步形成了“区—镇街—村(社区)”三级联动的普惠性、下沉式老年大学教育体系,打通了老年教育“最后一公里”。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过程中,垦利区坚持把“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作为为老年人办实事的标准和目标,在全区确定的第一批35个、第二批24个重点民生项目清单中,涉及老年人的项目多达10余项。垦利区不断提高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标准,吸收社会力量深度打造医养融合模式,加大经济困难老年人帮扶力度,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严格开展养老机构安全生产大排查大整治集中行动、“百日攻坚”提升行动”,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让老年人充分享受平安、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