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劳”促教
育“动”美妙
寿光现代明德学校劳动教育纪实篇
劳动教育是中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也是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能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立足为未来培根的理念,寿光现代明德学校狠抓劳动教育不放松,为了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念,强化劳动能力,养成劳动习惯,建立劳动审美。“培劳”子课程中,设立了“学生职业体验日”,通过带领学生体验社会的不同职业,从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快乐。
11月28日,新学期的岗位体验课正式开课了,七年级学生体验了校长、级部主任、班主任、安全保安、膳食人员、后勤维护、公寓管理、保洁人员八个职业。学生们自愿报名,以师生角色互换的形式,在沉浸式的实践中,体验了解学校不同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分工,在真实情境中体验职场艰辛,体会劳动的意义。
王永亮校长、韩少华副校长、张金勇副校长和今天的“小校长”们交接工作。
体验校长们跟随王校长化身师生之友,一起批阅“校长信箱”中的来信,思考治校新点子;和校长一起备课,思考课堂体会老师们教研的意识。
“小校长”们带着“发现”的眼睛,和大校长们脚步丈量校园,走进宿舍、教学楼、餐厅,发现校园中的温情和美好,排查校园安全隐患;维持入校秩序、关注学生状态。
通过体验,同学们深刻感受到了校长工作的连续性、全面性和琐碎复杂的程度。
级部主任岗位上,同学们在“大级部主任”的带领下,巡班,汇总返校人数;巡视楼层,排查安全隐患;学习一周工作总结及规划新一周的工作。
班主任岗位上的同学们体验了坐班、跟餐,在和“大班主任”指导下,与各班委开了碰头会,在班级内召开班会,将总结内容传达到每一位同学。
任何一种职业都值得被尊重
任何一种劳动都值得被对待
穿上制服,同学们换身为今天的校园保安!校园巡逻、学习使用各种防暴工具和护具、帮入校学生测温......每一项工作“小保安”们都认真对待。
诚信“学艺”,从鞠躬拜师开始。从保洁阿姨哪里“取完真经”后,今天的“保洁员”就正式上岗了。
拿起拖把、扫帚、抹布,清扫走廊、楼梯、擦拭楼梯扶手......
“小园林工人”需要把“赖”在绿化带里的枯枝败叶清理出来,装进袋子里统一运走。
“小维修工人”正在学习用电动螺丝器上螺丝,对门把手进行了维修,检查插座通电情况等。就连打印机的故障如何处理,也需要学习。
公寓里,平时享受洁净环境的同学们,拿起了工具,变身公寓管理员,分组检查内务、排查安全隐患、消毒、清理洗刷间卫生、记录检查和消毒结果,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厕所地面、镜面、垃圾桶……经过体验者的巧手和尽心打理,焕然一新。
古人讲:“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体验们换上了工装、戴好口罩,择菜、洗菜,炒菜,饭菜留样,学习检测蔬菜农残,做得专注又认真。
打饭、计算和收取餐费也是必不可少的体验内容,每样菜品分别是多少钱,刷卡机怎么操作,要在短时间内掌握可不是件容易事!小体验者们不怕困难,在膳食处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越来越熟练!
要通过劳动,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精神,形成良好劳动习惯。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
劳动并非一味地艰辛,它是人与世界的充分接触,我们不能把世界只装在脑袋上,也要装在身体里。劳动教育需要教会学生如何从劳动中体验生活的乐趣,让孩子们获得持续创造好生活的能力。我们必须承认,在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首先还是要让青少年懂得,幸福生活建基于辛勤劳动之上。
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丰富的劳动课程,不同的岗位体验,让学生实践中体味劳动的艰辛和快乐,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劳动的意义。
让教育回归到实际的劳动实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而又力所能及的实际操作,学生的成长也就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在这种良性的激发下,寿光现代明德学校正朝着“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美好方向发展。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通过岗位体验,学生们在体验、观察和思索中更能接近生活本质,发现劳动之美,体会劳动之趣,为生命健康成长坚实了根基。
来源:寿光现代明德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