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七点前清运车就来收垃圾,要赶在车来之前把今天的废布料送到收集处。”11月29日,在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一家制帽企业的老板正在安排工人把当天生产产生的“下脚料”送到制定的收集处。
李哥庄镇作为制帽之乡,制帽企业会产生大量废布头、下脚料等固废垃圾,如何处理这些垃圾让企业开始犯难。为此,李哥庄镇结合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专门签订有资质的企业,定时定点上门清运企业产生的废弃物。回收价值高的纸壳类进入市场进行再次利用,回收价值低的旧纺织物等则由专业化企业进行处理,在源头上对产生的各类垃圾进行分类、进行资源化利用。
不仅是工厂产生的固废垃圾得到有效处理,餐饮行业的餐厨垃圾李哥庄镇也安排了专门的公司清运。以往餐饮行业将产生的餐厨垃圾经常混投或者直接倒入市政垃圾收集容器中,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对此,李哥庄镇在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宣传的同时,与有资质的清运公司签订合同,采取定时定点清运的方式对全镇100余家餐饮行业产生的餐厨垃圾进行清运,解决了餐厨垃圾的“出口问题”,让餐饮行业经营者能够自觉按规定分类定点投放。
自垃圾分类工作实施以来,李哥庄镇为有效开展分类工作,在全镇30个网格村建立38处垃圾分类收集房、94处四分类垃圾投放点、38处大件垃圾暂存点。居民在家中按照标准将垃圾分类后,定点投入或保洁员上门收集至垃圾分类收集房中,由垃圾分拣员进行二次分拣,从而保障垃圾能够正确的分类。
在解决源头分类的同时,李哥庄镇与有资质的清运公司签订协议,配齐厨余垃圾清运车、其他垃圾清运车、大件垃圾清运车、有害生活垃圾清运车等,采取错时、专车、定点清运的方式对各类垃圾统一收运、统一处置,各类垃圾的收集、运输、处置体系基本建成。
接下来,李哥庄镇将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方面工作,引导居民切实做好源头分类工作,让收运体系更好的运转起来,在垃圾分类上交出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晓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