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家前几天那个水管断了,外边水管漏水,家里用水也不方便,扫了这个码上报以后,当天就有维修人员联系我上门来给修好了,真是太方便了。”11月25日,家住青岛胶州市李哥庄镇社新小区的周丰仙指着贴在家里的“民声码”说道。
近日,家住李哥庄镇辛疃新村的李昌祝先生通过现场扫描了民声码反映了村里垃圾桶破损的问题,李哥庄镇民声网格化管理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收到信息后,马上转交部门办理,网格工作人员迅速现场查看,及时对破损设施进行了处理。类似这种扫码办事的情况在李哥庄镇形成了一种良好的氛围。
“可以上报问题,可以提意见,还可以直接联系我们村的走访小组长,足不出户就能轻松反映问题,非常方便!”李先生说。现场的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咱镇上推出的民声码,可以收集群众建议,调研群众诉求,听民声、察民意、访民情、问民需,有各类问题可以随时在码上反映”。
据了解,民声码是数智李哥庄大数据库的其中一个板块。群众的诉求,一“扫”即达;群众的建议,一“键”发送!民声码采取“收集—办理—反馈—督办—评价”的闭环模式,24小时不间断收集群众诉求,定期为群众反馈办理情况,使群众足不出户便可解决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对于没有微信的群众,镇办提供免费热线电话,群众随时打,工作人员随时接。除此以外,李哥庄镇政府还成立了专门的民声办公室,将收集到的问题反馈到相关部门进行办理,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截至目前,李哥庄镇31个非拆迁村,48个小区都张贴了民声码,南部拆迁村庄在村庄微信里发电子版的民声码进行了宣传。
“我们设立的民声码有一村一码、一小区一码、企业码、九小场所码,下一步将设立建筑工地码,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专属码,在数智平台上就可以看到不同地区百姓反映的问题以及数量,同时会形成预警地图,民声预警地图就成了反映社情民意的“晴雨表”,便于镇党委掌握各地区的社情民意情况,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李哥庄镇民声办负责人薛巧慧说。
在民声办办公室设有专门接收信息的大屏幕。上面的民声码设置亮灯机制,按照距离办结日期时间长短将在办问题划分为红、黄两个区间,对超期办结件“红灯”提醒,对即将到期办结件“黄灯”督促,绿灯则表示问题已处理。建立提醒督促机制,采取电话、通报等方式,实现“秒受理”、“马上办”,处置结果及时向群众反馈。
薛巧慧表示,通过搭建数智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信息,做好综合治理的预警、预判工作,争取“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建账难、收账难、监督难等针对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上线‘民声码’逐级击破,确保老百姓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据悉,民声码自10月25日试运行以来,已收到全镇各类政策咨询、道路维修、私搭乱建、生活用水、采暖期供热等问题共148件,已办结137件,群众满意97%,其余问题均将在规定时限内办结,确保群众诉求及时得到反馈。
来源: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白晓 通讯员 姜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