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五莲这座秀丽的山城瞬间安静下来。
当小城被迫按下“暂停键”时,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兴业集团却第一时间开启了“快进模式”。旗下天泰建工、汇川建材和兴业装饰等公司火速集结多支“突击队”,调集多台大型设备,紧急驰援五莲应急隔离观察点建设。他们是兴业集团各条战线、各个岗位上平凡的普通人,而从疫情爆发的那天起,他们挺身而出,成为战士,连夜出发,星夜兼程,毅然朝着疫情中心的地方奔赴而去。
不胜不归的决心和豪迈
这是一次迎难而上的逆行出征,不畏前路,亦不问归期。那个深夜,500多名兴业人争先恐后,主动请缨。《请战书》上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名字,一个个鲜红滚烫的手印,诉说的是无畏,是赤诚,更是不胜不归的决心和豪迈。他们如此义无反顾,是因为他们始终相信,兴业集团是自己永远的后盾,永远给予他们力量和信心。
兴业集团承担的是应急隔离观察点临时道路管网和122套应急隔离房的建设。他们面前是一片荒野,从开始的平整现场,到修建道路,再到将隔离房打造成网络、水电、空调、独立卫生间、太阳能、热水器等设备齐全的精装“小公寓”,兴业集团的任务光荣而艰巨。
他们进场后来不及休息和调整,便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建设现场成立了临时党支部,筑起了战“疫”的“红色堡垒”。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广大党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冲锋在前,凝聚起了磅礴的“红色力量”。“关键时刻,党员必须先上!”在战斗的最前沿,在凛凛的寒风中,那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映红了山城的夜。
星夜兼程
攻坚克难的智慧和坚守
秋深露重,夜凉如水;机器轰鸣,彻夜奋战。兴业集团充分发挥“抱团作战”的优势,各产业密切配合,同步推进。他们分秒必争,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空间,更忘记了自己,心里满满装着的只有五莲的兄弟姐妹。高强度的工作环境,“零配置”的生活条件,成为这群人最真实的写照。
没水没电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道难题。11台发电机日夜不休、同时工作依然有人为用电而“争抢”。为优先保证工作用电,生活中除手机充电外,一般不使用电资源。连续几天喝不上一口热水是常事,刚开始没带烧水壶,公司让司机送去后,又不舍得用电烧,再加上没有厕所,大家都自觉地少喝水。那段时间,所有人的眼睛是红的,嗓子是哑的。兴业集团领导得知这一事情后,特地从市区运去了烧柴火的大锅和桶装水,备上方便面,并安排专人负责后勤工作。于是,那口锅灶日夜不熄地燃着,水即便烧不开也照喝不误。
建设现场没有水,8、9天的时间里,他们没洗过脸,没刷过牙,没换过衣服,更没睡过一次囫囵觉。每个人都衣衫破旧、头发凌乱、胡子拉碴。即便如此恶劣环境,也阻挡不了建设人的幽默,相互调侃对方“就像个要饭的”。
睡觉是最难的事情,没时间睡,也没地方睡,“强制休息”成为了领导最常下的命令。深夜,每人顶着一件公司发的军大衣,有的人去车里眯一会儿,有的人去一处废旧的售楼处,也有人靠在墙角席地而眠,每人每天的睡觉时间不超过5个小时。回忆起建设中的点点滴滴,天泰建工机电分公司祝涛心疼地说:“我们的班组长许亮,8天只睡了20多个小时,还有材料保管,为了防止材料缺失,只能露天睡在材料场地,太拼了!”
这就是兴业集团最可爱的人,是建设这座城市、守护这座城市的建筑人。那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一张张布满灰尘的面孔,一声声彼此温暖鼓励的加油声,就是兴业集团董事长丁杰提出的“靠上、拼上、豁上,真干、实干、会干”十二字工作方针的生动诠释。
坚守一线
众志成城的信念和力量
11月4日,最后一批参与援建的兴业干部职工凯旋而归,进行了集中隔离。兴业集团党委、工会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的方式将一封《慰问信》发到了每名参建人员的手机上,向无惧无畏、冲锋在前、甘于奉献的兴业勇士们表示了感谢、敬意和慰问,言辞间情真意切,浓浓的兴业温度通过手机屏幕传出,温暖了建设人的心。五彩斑斓的秋色里,大家相视而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是的,终于挺过来了,大家一直都相信,兴业能赢,五莲能赢,日照能赢。
五莲是疫区,同样也是战场,有人在前方拼杀,也有人在后方增援。兴业集团第一时间捐款100万元,专项用于五莲疫情防控工作;200多名兴业人走进献血车,撸起袖子,奉献爱心,献血总量达52100毫升;日照万达广场联合场内商户,多批次向五莲捐赠食品、饮用水等物资;金帝物业与社区紧密配合,织密联防联控安全网;房产、建筑和兴业汽配等公司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各生产经营工作正稳步推进……
从临危受命,到一呼百应;从攻坚克难,到全力以赴;从舍身忘我,到忠诚担当;从效率提升,到品质过硬……512名建设者日夜鏖战,同心同向,同力同行,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兴业人的智慧和力量,彰显了企业的情怀和赤诚,让全市人民看到了一份企业有担当、员工有大爱的文化力量,看到了一支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危急关头打得赢的钢铁队伍——这就是兴业集团的性格,初心如故,向上向善。
如今五莲战“疫”工作取得胜利,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模样。然而,没有人会忘记这场战斗中“逆行者”们的全力以赴,没有人会忘记从四面八方传递的温暖和爱心,更没有人会忘记,那一抹高高飘扬的“兴业红”,以及党旗之下那一个个疲惫而坚毅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