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中小学生课后延时服务,是一项“顺民意、暖人心”的民生工程,作为落实“双减”工作的重要举措,寿光各学校积极响应,从减负、增效、提质出发努力打造“五育并举”的育人新模式。目前,课后延时服务在寿光校园开展得如火如荼。
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寿光世纪教育集团有效整合校内、校外优质教育资源,根据孩子自身需求,对需要延时服务的同学,打破年级、班级界限,采取混合编班形式,为学生提供自主选择、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项目,开设特色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此学校组建了60多个社团,社团开展涉及音乐、体育、美术、科技、语言等多个领域,在本校老师积极参与的基础上,还聘请了潍坊知名民乐老师作为民乐团的指导老师,采取学段贯通和梯队建设的培养模式,共同助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每天放学后,学生们在社团老师们的带领下有序走进自己喜欢的特长班,享受延时服务的快乐时光。教学楼里,孩子们自主读书、看报、习字,尽情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操场上打篮球、踢足球的孩子们尽情挥洒汗水;游泳馆里孩子们如同游鱼般灵活自在;艺术楼上京剧、架子舞、古筝、钢琴、国画、素描等社团,让孩子们尽情享受艺术之美;走进民乐团的分组训练室,每一个孩子尽情演奏着自己心爱的乐器。丰富多彩的课后延时服务,既解决了学生家长的后顾之忧,也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丰富了学生的课后生活,真正做到了为孩子生命蓄力,为孩子成长赋能,培育孩子生命成长的力量。
田柳镇植庭小学延时服务工作本着“立足学生,服务家庭”的宗旨,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组建艺术类、体育类、科技类等社团,开设绘画、剪纸、舞蹈、花样跳绳、创客机器人等活动。通过各具特色社团活动的广泛开展,发展了学生的兴趣特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绘画社团的学生们用简单的纸,水彩笔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从中体会到传统的美术韵味,陶冶情操。趣味剪纸,“剪”出快乐童年,培养了学生们的手眼协调能力。
舞蹈社团是学生非常乐于参与的一个社团,教育性和艺术性相结合,培养了学生们优美的形体姿态和良好的气质。最近,学校又聘请老师教学生学京剧、唱京剧,唱、念、做、打、舞……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养。
科技创作开启智慧人生,学生们在创客教室探索未知的世界,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自主创新能力、合作研究能力。玩转跳绳,让学生们在阳光沐浴中茁壮成长,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为满足广大家长需求,寿光市实验小学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指导,创新“五心”工作模式,高度重视课后延时服务,设置丰富多彩的课程,助力高效托管。
制度保证服务,让家长放心。学校高度重视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成立托管服务工作小组,明确责任,通力合作,创设良好的课后延时服务环境,站好托管服务的每一班岗。
素养提升深度,让学生开心。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开设了阅读与交流、劳动实践、作业辅导、音乐/电影欣赏、硬笔书法、手工制作等形式多样的课程,不断提升和深化学生素养,让学生的延时生活过得开心。
满足个性需要,增强自信心。学校结合托管老师自身的专业特长,开设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如演讲、绘画、创客、编程、趣味英语、足球等,满足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学生发展兴趣特长注入快乐源泉,增强自信心,丰富学生校园生活。
家校携手共育,让家长舒心。教师每日测温、消毒,实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及时与家长沟通学生在校表现,放学“精准离校”,组建教师、家长志愿服务队,组织引领学生过马路,多方面保障学生安全,获得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合理考核评价,让教师尽心。参与课后延时托管服务虽是教师自愿参与,但学校还是将其纳入工作考评,作为评优树先的重要参考,增强教师的责任心,激发师生参与托管服务的热情。
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让课后延时服务更加专业,让学生兴趣更加浓厚,寿光市汇文学校联合市京剧艺术团举办“戏曲进校园”活动。京剧社团是汇文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的一大特色社团。为了让孩子们更加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学校特聘请市京剧艺术团李浩老师为京剧社团专业教师。舞台上展现的经典剧目,一招一式间尽显国粹风采,一静一动中皆含风雅古韵,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极富感染力的唱腔、校园戏曲社团的精彩展示,赢得了现场师生的阵阵喝彩,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我们的课后延时社团走更加专业化,让孩子们全面发展。
“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本着“减到实处,做到极致”的原则,化龙镇丰城初中积极部署、精心策划,深入挖掘校内资源,打破班级界限,利用课后延时服务时间,以辅导学生作业为主,广泛开设手工结艺社团、书法社团、诵读社团、美术社团、舞蹈社团、运动社团等丰富多彩的社团12个。实行“走班制”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选定的服务,推动学校课后延时服务提质增效。
课后服务一开始,学科作业辅导班的孩子们便在教室认真学习,老师及时给予指导和讲解。作业完成,学生们可以自主看书,也可以进入各个社团参加兴趣活动。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了健康快乐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不同体验中个性得到发展,锻炼强健体魄,涵养艺术情趣,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综合素养,为学生成长带来多种可能。
寿光市建桥学校充分利用本校资源,通过开展以“趣味性、丰富性”为主的课后延时服务,让孩子们享受不一样的精彩和乐趣。
传统体育活动,传承地域文化。学校精心筛选传统项目,在“回”字形教学楼内空场开辟出运动场地,购买了10个乒乓球台,添置了跳绳、板羽球等器材,组建了乒乓球、跳绳、呼啦圈、板羽球、毽子沙包等五支体育活动队,打造了“体育活动区”。一二年级以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游戏、三至六年级则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各自划分区域活动,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增进体质,让孩子们走进老师们的童年,体验老师们小时候的乐趣。
融合教师特长,提升延时质量。为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师安排方面学校考虑周全,与教师专业特长相融合,除了要求教师认真负责、有爱心以外,还要有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学校精心选拔出特长明显的校外教师为社团管理老师,为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兴趣小组及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后时间和延时服务。
寿光市文达幼儿园开启了离园免费延时服务。以“教育好孩子,服务好家长”为目标,形成“1+3”延时服务模式。
“1”即始终秉持为家长服务为核心,从幼儿角度出发,开设个性化、多元化的游戏活动,满足幼儿全面发展需要同时,让等待更加充满爱。
“3”即三化。一是托管服务个性化。打破原来单纯的看管形式,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重幼儿的个性发展。根据《指南》与《纲要》要求,延时班创设了阅读、益智、搭建、美工及社会性区域,投放了丰富多元、有层次性材料,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二是保教服务责任化。制定严密的服务制度,各班级教师轮流值守,认真履行托管期间的保育教育职责,关注幼儿情绪状态,引导幼儿积极、有序参与区域活动。三是接送安全规范化。托管孩子信息由各班教师详细记录,值守教师认真核对,离园时严格执行接送卡制度,并由家长确认签字,确保孩子托管期间地安全,并将孩子各项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
来源:寿光市教体局